没有如花的外貌,没有曼妙的身材,更没有骄人的业绩,平凡的我有幸成为您的儿媳,幸运的是遇上了没有闺女的您,一直把我当成您的贴心小棉袄,愚笨的我不会说贴心的话语 ,好在尚知努力,我一定加倍努力,成为您真实的骄傲!
婆婆今年79岁,身短体胖,走路极为不稳,经常是前行两步后退一步,偶尔一个重心不稳甚至会摔倒在地,让人担扰。想当年婆婆曾有过夜深人静哄睡孩子,干掉白酒一碗,独自一人摸黑爬上铁沟山,挑回松枝三百斤的豪迈;也曾有过雨夜带着年幼的儿子入山摸瓜干的无耐……婆婆经常泪眼婆娑地回顾往事,那些丰功伟绩总令我震撼!我无法想象婆婆小小的身躯哪来如此的勇气和力量!
婆婆节俭,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婆婆的真实写照,尽管婆婆年轻时穿过的大襟褂子已多年不穿,但她依然叠好包好放在橱柜里,她家楼上楼下多少个衣柜,大包袱小包袱塞得满满的,季节交替,为她找出应季的衣服那是难于上青天!厨房中的盘碗亦是如此,大大小小新新陈陈叠放到一排厨柜里,办个十桌八桌的酒席绝对是绰绰有余,当然因盘碗年代不同,大小不一,无法与酒店的装备相媲美,但数量绝对充足,摆出来亦别具风味,逢年过节,置办酒席,餐具选择亦在我的反复考虑之列……
婆婆为人和善,热心,她家一直是街坊邻居的聚会地点,早餐后午睡点,三三两两的老人陆续来到婆婆家里,一壶茶水泡上,在茶水袅袅的蒸汽中,在老人们谈古论今,家长里短的欢声笑语里,时间悄然无声地离去,天天如此,从曾经茉莉花茶到如今始终如日照绿茶,整个客厅氤氲着老人们的欢声笑语,婆婆亦悄悄地为日照绿茶的崛起贡献一己之力。
前些年婆婆颈椎不好,经常头晕,热心同事小马恰好提供了个中药配方,我托小马为婆婆订了份中药为婆婆做了个药枕,鉴于婆婆的节俭,我轻描淡写地告诉她,这东西便宜,只十几元钱,婆婆说效果很好,头不晕了,脖子不疼了……她逢人即夸,临了总不忘加一句:洋洋她妈托人买的,便宜,你不也颈椎不好吗,让她给买就行……就这样,东家婶子,西家大娘,甚至是远在老家的某表弟媳妇,婆婆都能为她提供药方,好长时间,抓药配方成了我的业余工作,婆婆亦乐此不疲,为东家送,西家捎,忙得不亦乐乎!我也在她的大力宣传下,成了半个“神医喜来乐”,一到她的家里,这个咨询拔罐事宜,那个询问食疗问题,仿佛我是万事皆知的“专家”,(也许,时下对“专家”的揶揄讥讽,恰恰是如我之流的掺合,想来着实汗颜)公公更是深信不疑,放着在医院长期学习过的小叔子不用,一有时间就让我拔罐医治,愣说我手法专业,效果奇佳!好长时间都让我心有余悸_毕竟吃了几两干饭,我自己心中有数……
谨以此文献给老于家的巾帼英雄~婆婆,祝老人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