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传统行业最可能被互联网+改造?真正的机会在哪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用户的需求和声音谁来汇总与分析?我们有案例可循吗?那些困扰从业者心头的难关和挑战,可以被解决吗?
《跨界2》豆瓣十大行业互联网+转型红利
从前时间很慢,还有书信手写。如今一切都太快,读书,毕业,工作,成长,相亲,恋爱……辞职,创业,融资,成功,或失败。然后从头再来。“效率”和“速度”填满了我们的全部时间,读书,仿佛离我们远隔了一整个世代。不论你是风尘仆仆的实践者,亦或跃跃欲试的探路人,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结合了阅读和思考的行动,才可能更接近成功。
作者公众号:ReadGet
内容己见:此书是典型的媒体记者和UGC文风,同《跨界1》类似,行业观察者的视野,数据详实、图表评论浅显易懂。全书基于全国网民展开涉及十大行业的互联网+服务调查,并结合中国网民的标准分布比例,做了精准抽样匹配。分析十个热点领域,进行机会点与陷阱分析讨论,针对不同行业的消费者反馈,呈现真实客观的全景图式消费痛点和用户画像,给读者这个变革时代全息的认知。内容覆盖农业、工业、民生政务、教育、医疗、餐饮、生活服务、房地产、交通、金融等十大领域,是较为全面的互联网行动指南通识读物,些许对行业的痛点和机会窗口略有笔墨,对转型互联网+认知决策能提供理论支持。
跨界2中提到书籍:《向世界最好的医院学经营:克利夫兰诊所的经营之道》
一场由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跨界融合形成的社会浪潮,正以中国经济转型新驱动力的角色,席卷中国各行各业。一度在跨界中迷茫的传统行业,或许通过《跨界2》能拨开转型的迷雾,开启“转型红利时代”。
在这个变革的大时代,无颠覆、无焦虑,没有成功只有成长,一切皆是动态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脚踩西瓜皮踩到哪滑到哪。很多行业规律不是那么轻易可以被颠覆的,互联网企业不可能将所有传统企业打败,而一个武装了互联网+的传统企业,可能更胜于武装了传统行业某些元素的互联网企业。
互联网+的两个重要新维度
①从分散到集群:传统的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往往是点状的。而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公司的平台化发展进入成熟期,互联网+传统行业将呈现出更完整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和一站式连通。
②从提速到创新:提高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是互联网进入传统行业的最明显优势。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再满足于做传统行业的“加速器”,随着更多信息交互的打通,在传统行业中找出新的商业模式和就业机会,成为更大目标。
除了两个大维度更新,互联网+还将彻底激活全民创业热情。传统的创业对团队自身技术、资源和渠道能力依赖很高,但在互联网+时代,个体创业者将获得更多的平台化支持。激活全民创业可能性的同时,来自政策和互联网平台服务商的扶持,将让互联网+时代的创业变得更具控制力和导向性。最终平台、个人与产业升级形成良性反应。
全书共十章(本文关注:农业、制造、教育)
第一章 互联网+农业
1 互联网+农业,始于电商
农村网民的数量已相当可观,但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亦呈现出增长放缓趋势,互联网对农业的改造低于预期。
1/5的农村用户认为“促销活动太少”是传统线下购物的最大痛点。城市用户最看重线下购物的评论,以便购物时进行参考;农村用户最看重线下购物的促销活动,它能带来最直观的回馈。
平台“对商品负责”是用户对电商最普遍的期待,农村用户的比例达到50%以上,城市用户比例接近60%。农村用户对价格的敏感性比城市用户更强。农村中希望电商降低货物价格、提供免费配送服务的用户,比例超过城市。拥有特色商品的乡镇聚集起来,形成区域性电商网点。从商品分类来看,主要还是工业品向农村销售,这个过程中价格更优惠,商品更有品质保证,目的仍然是让农民更多消费。
2 核心是供应链
农村供应链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物流体系的落后。电商平台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现状。除了与拥有强渠道资源的物流机构进行合作,建设县级服务中心、乡村配送站等自营农村物流也是方向。围绕农业生产,整个农业产业链系统包括农资供应、农业金融、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的流通加工消费等环节,物质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贯穿其中。互联网+切入农资市场,将从农资生产、流通、营销、服务各方面影响农业生产中的农资供应,进而变革农资生产商和农户之间的关系。
一亩田提供农产品价格信息搜索服务,意在解决传统农贸交易中存在的供需信息不畅通的问题。平台核心业务:数据数量、质量、更新频率以及与农业生产实际结合程度,在线下单和电子支付功能,农业经纪人点评系统,在诚信度、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对经纪人做出全方位评价,在筛选出诚信、优质经纪人的同时,也将不诚信的从业者全网曝光,深受市场和采购商认可。采购和供货服务,打通买卖双方的交易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商业链条。
一亩田是B2B大宗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网传号称日交易额破3亿;前后台交易数据造假;“交易平台”变身广告平台;经营模式待考;2015-7获得千万美元C轮融资,传闻未到账,引发千人裁员。
3 最需要打通的是金融
正规渠道较难获得贷款,导致农村地区民间借贷活动活跃。目前主要有三种农村金融生态培养模式:
第一种是阿里、京东的产业链拓宽模式,就是原来是以电商为主要发展模式,随着平台数据积累的完善和交易量的扩大,从信息属性延伸出了具有交易和金融属性的信用数据,随后以此为切入点,开发出电商小贷、支付、理财等多样化的产品。
以产业链的纵向拓展和横向拓宽为表现,对农村地区而言,这种模式需要付出的培育成本较大,包括农村地区物流、支付习惯、客户服务、群谱分析等多样化的全体系研究。
第二种农村金融的服务模式是传统的金融机构,也就是当地的中小银行和一些县域小贷公司、担保公司。
这些机构的业务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存在较为严格的准入条件,农村地区由于商业氛围普遍不发达,也就缺少足够的信用变现物,抵押物不足,信用资质也比较匮乏,这也就造成了农村金融服务长期以来的空白化,而农村的资金反而被拆借到了城市。
第三种模式是国外的格莱珉银行模式。格莱珉银行就是给穷人贷款,赋予穷人投融资服务的权利,主要的方式是通过村域社交关系来进行信用评估和信贷小组的评审,以此来维系借款人的还款信用,但是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本土化困境:缺乏真正的信用培育的基因。
村村乐的核心能力在于掌握了农村地区行之有效的各类渠道资源:农村广播、农家店、墙体、信息宣传栏、村官等,然后通过其发展的线上农村信息员进行整合营销的落地。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地拓展,这项工作其实走的是和58同城当年相似的路径,在散落的乡镇村进行线下拓展,干别人不愿意干的事,吃别人不能吃的苦。
村村乐的农村信用生态培育,是一种全方位的、以村子为起点的个人、家庭、族群等社交、生活、商业信息的集汇地(60多万个村庄覆盖、30多万个网络村官资源),对于农民而言存在内生的服务吸引力,这种本土化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更“重”的线下农村资源和当地化的社交、商务、生活方面的利用能力。村村乐提供的农村信贷模式,是站在农民创业的角度提供更大帮助的有益摸索,如果能实现,其惠农的程度应该不亚于格莱珉银行。
4 智能化,让农业充满想象
互联网+农业不单是营销层面的电商模式,也包括互联网技术深刻运用到农业生产的智能农业模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是互联网在农业上应用的体现。大数据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中的选种、种植、收割等环节,还能用于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信息记录和追踪,便于食品安全监督。通过基于大数据的气象预测和精细农业技术,可减少25%的因天气造成的作物损伤。
2014年中国青年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全国总冠军,28岁的洛阳小伙子吴迪的“乐活自然园连锁农场”。吴迪的乐活自然园农场位于洛阳郊区。温室全部是自动化作业,苗圃里的仪器用来检测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每10秒钟采集一次大棚内的数据,并上传至服务器,供后台进行数据分析。吴迪的手机装着软件,可以随时接收服务器发来的信息。该浇水了,他动动手指,灌溉探头就能喷出细密的水帘。农场有什么动静,通过手机也能充分掌握。除了运用互联网管理果园,他还注册了微信、微博账号,通过互联网招徕客户,网友在农场承包果园和菜地,玩现实版的开心农场游戏,一年就能带动600多万元的销售。
业内专家指出,从田头到餐桌,农业+互联网正带来巨大的创业机会,农田、气象、水利、设施、病虫害防治、农机装备、农产品质量溯源等环节都有互联网应用的创新空间。中国农业部科教司正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进行系统设计和架构,打造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免费发放“智农卡”,开通智农通服务,以打通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最后一站。
5 互联网+农业任重道远
很多人把互联网+农业看作最后一片蓝海,但这片蓝海却暗礁密布。
企鹅智酷梳理的互联网+农业的暗礁如下:·互联网基础设施还有待提高,农村网络设施尚不完善,CNNIC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只有28.8%。物流对交通和仓储能力要求很大,但农村复杂的交通环境对农村物流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传统互联网对于农村分散式布局触达效率低,移动互联网是更好选择,但网络资费和使用习惯依然存在壁垒。·
互联网介入农村金融,能否获取农民的足够信任依然存疑,投机心态的金融产品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农民信任度。·生鲜商品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性,对物流、仓储的要求很高,错过销售旺季价格会迅速下跌。
互联网+农业 落地指南:
1)解决农贸交易中的供需信息不畅通问题。从信息对称切入,后续扩展到采购和供货服务,全流程打通交易链条,形成完整互联网+商业链。
2)无论是盛行产品经理文化还是工程师文化的互联网企业,针对农村环境,都需要采用更接地气的产品推广,在落地过程中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环境和人群特征。
3)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发展业务,在很多领域本地化比空降更有优势。更多本地化招募劳动力不仅更容易扎根农村,也有利于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4)大力提升农村网络和物流交通基础能力是政府与企业的共同责任。特别在移动网络的资费方面,需要对农村农民做针对性的优惠。
5)互联网服务的推广和展开,要与当地基层政府充分沟通。对传统领域的介入,要渐进和改良,而不是颠覆原有的获利人群。
6)可适当建立示范基地,通过榜样效应打消疑虑,带动更多地区加入。互联网+农业首先要以提高农民兄弟的收入为目标,要让农民增收得利,而不是打着各种旗号到农村去圈地圈钱。只有真正为农民增收提供帮助的“互联网+农业”创新,才能获得农民发自内心的认可,才能获得一片更加广阔的蓝海。
农业产业链的三大环节:产前:土地质量、品类种植的规模、良种、化肥农药等农资物料;产中:植保、生产管理、金融;产后:包装仓储、初加工、冷链物流。部分多为本地化服务,互联网化低。在产地端做标准化,在供应链端作死化,在市场端做信息化,在终端做社交电商化都是很好的机会。
现在的互联网+农业就像沙漠(缺乏标准化生产、品质稳定性不可控、消费者口味不确定)的海市蜃楼(高冷链物流成本和高损耗是挡在光明前的玻璃),看着很美(市场规模万亿级),但没有几人能走到,要坚持做,靠着骆驼(团队)、淡水(现金)和装备(服务)带领 走出沙漠,达到真正的海市蜃楼一样的繁华城市(高频刚需、用户群为地球活人),能不能走到看机遇、看团队、看资源,要是病入膏肓,到了城市也不见得能享受到城市带来的美好。“互联网+农业”明天会更好,祈望能真正的给农业、农民带来希望。
第二章互联网+制造
“互联网+制造”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概念,核心是“智能制造”。
互联网+制造带来的三大红利领域:
第一类,智能工厂,也分为两小类:①传统的工厂转型成智能工厂;②开始就是智能工厂。第二类,技术解决方案公司,即为制造业提供智能工厂、顶层设计、转型路径图、软硬件一体化设施的互联网+制造解决方案公司、总集成商。第三类,中国的制造业转型成互联网+制造的过程当中的九大技术供应商,包括工业物联网、工业网络安全、工业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等等。
美国工业互联网和德国工业4.0,实施路径和逻辑相反,但是目标一致。美国是以通用电气、IBM这些公司为支持,侧重于从软件出发打通硬件;德国是以西门子、库卡、SAP这些公司为主导,希望可以由硬件打通软件。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实现智能制造,实现移动互联网和工业的融合。
工业时代的核心标志是集装箱,互联网时代的核心标识是快递。从工业3.0到工业4.0的核心是从模具到数据。互联网+制造的实施过程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过程,制造技术、产品、模式、业态、组织等方面的创新,将会层出不穷,将从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到模式创新,再到液态创新,最后到组织创新。
互联网+制造的两大目标:智能制造&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的三大特征:第一个特征是信息基础设施高度互联,包括生产设备、机器人、操作人员、物料和成品。第二个特征是制造过程数据具备实时性,生产数据具有平稳的节拍和到达流,数据的存储与处理也具有实时性。第三个特征是可以利用存储的数据从事数据挖掘分析,有自学习功能,还可以改善和优化制造工艺过程。
智能工厂的发展趋势是从柔性化到敏捷化,到智能化,再到信息化。工业2.0到4.0从大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从B2B\B2C到C2B。工业机器人全球有三大公司,第一家是德国的库卡公司;第二家是瑞典的ABB公司;第三家是日本的发那科公司。现在中国最好的是中科院沈阳所下属的——新松机器人公司。
互联网+制造九大技术支柱:包括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工业大数据、工业机器人、3D打印、知识工作自动化、工业网络安全、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这九大支柱中会产生无数的商机和上市公司。
知识型工作自动化:信息处理的自动化,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包含常规的互联网信息交互、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最新前沿技术。基于大数据的云计算,也是互联网+制造最核心的ID技术。
虚拟现实:过去我们是用图纸把产品生产出来,然后不断进行迭代和改善。未来通过虚拟现实,整个产品在生产前在电脑中就已经经过几千万次的修改迭代,生产的效率急剧提高。
软件决定一切,软件定义机器。所有的工厂都是软件企业,都是数据企业,所有工业软件在互联网+制造时代,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说软件定义一切。
第三章 互联网+政务民生
传统政务民生转型 ;政务+解决方案;政务+平台服务;政务+信息服务;互联网+政务民生挑战重重
第四章 互联网+教育
1 一座喷涌中的“巨型油田”
巨大的市场规模,语言学习、儿童早教依旧是在线教育行业的热门投资领域。教育资源的缺少和巨大人口红利,导致在线教育成为刚需;资本热潮和国内外互联网创业环境的成熟,在线教育企业有了更多机会更多尝试。
2 “在线教育”教育了谁
“为工作考虑”的实用课程成为首选,90后“兴趣课程”成为社会主流。
3 近八成用户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
专属解答服务和高质量课程内容仍然是用户付费的强驱动;对于“独家内容”,用户的付费意愿仅有11.4%;用户倾向于低风险付费方式,更愿意“先试听,后付款”;用户体量不断增大、收益模式简单、课程质量、内容为王的时代。
4 从大众教育到因材施教
互联网教学的本质就是在师生分离的情况下,如何借助互联网和IT技术,有效的实施教学和学习活动的新型教育形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人机交互模式、人工智能、游戏设计正在重构学习的过程和体验;运用互联网技术,让教育资源真正意义上人人平等,让用户获得个性化的教育,让普通人“因材施教”变为一种可能,这是给“教育”带来最大的价值。
5 透析五大在线教育领域的现状与先机
儿童早教
市场现状:缺乏有效的产品形态,在线早教巨大市场未得到开发,投资热度下降,市场步入平缓发展期。
机会分析:为家长设计育儿教育等服务可作为新的突破点;将产品娱乐化,利用现有服务的流量带动母婴电商的发展是儿童早教市场重要的变现方向
K12教育
市场现状:中国K12教育市场容量约2550亿元,在线教育占比18%,市场空间很大,呈现多样化发展,题库、英语、家教领域均有上千万美元以上投资。
机会分析:具有自由分配优势的在线教育服务更吸引用户,内容提供方优势。
职业教育
市场现状:国内在线职业教育市场尚未出现领导级企业,拥有良好地面基础和线上资源的机构,未来有望成影响行业的平台级服务。
机会分析:资格证书有望成线上服务的核心资源;平台化提升用户搜索效率、降低寻找成本,获得用户青睐;通过与生活服务类培训和求职平台对接,解决用户求职需求,有更大发展空间。
语言学习:教育行业内长期的热门投资领域,功能细分的小型垂直机构,未来生存艰难,资源越向大型语言教育机构汇集。
兴趣爱好
市场现状:除了参加考试、提升职业技能,为满足个人“兴趣爱好”占比30%。
机会分析:精细化服务,平台化服务比细分服务有优势,线下活动具有更强互动性,对线上兴趣学习服务形成有效补充,提升用户黏性。
第五章 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医药;互联网+医疗器械;互联网+医疗服务
第六章 互联网+餐饮
餐饮市场的变化;私厨共享模式的现状;研究结论
第七章 互联网+生活服务
亟待提高的生活服务; 智慧生活; 生活服务蓝海;“互联网+生活服务”的短板与机遇
第八章 互联网+房地产业
互联网+房地产的三类层次; 互联网+房地产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第九章 互联网+交通
用户:两个碎片化下的打车难 ;机会:消费痛点也是商机热点; 避险:解决生态问题认清陷阱 ;赢生:链式落地生存应是主流 ; 发展:以矩阵谋求改善生态圈
第十章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用户调查;互联网+金融的新动向;互联网+金融的陷阱。
后记:干别人不愿意干的事,吃别人不能吃的苦;融合没有输赢,只有利益再分配;新的生态圈会进一步演化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人与自然、物与自然、人与物与自然的全方位的融合;互联网最大的好处在于用最小的成本聚合到最大的客户量。万物互联、社交化、数据化、云计算,最终实现多场景平台的融合,借助互联网工具和渠道优势构建起针对长尾市场的独特服务体系,在高度智慧化的互联网+时代,只有直击消费者最痛点的企业才能获享互联网+的新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