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我国历史中第一位平民皇帝,同时也是历史中第一位开始就大字不识一个的皇帝,因为后来的起事,他变得看不起读书人,因此曾经拿着读书人的帽子当尿壶,看到这样的行为。因为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十分不尊重读书人的皇帝。但是刘邦曾在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辞解。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到的刘邦并不是一个不爱读书的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先秦的时候,刘邦就不是一个好学的人,又到了乱世,又恰逢秦朝时期焚书坑儒,禁止民间百姓读书,于是刘邦高兴坏了,于是认为读书无用。但是他手下有两个知名的读书人,一个郦食其,一个张良,两个人也都受到了刘邦的重用,这又是什么原因。我们先看一下郦食其,想要面见刘邦的时候他自称自己是高阳当地的儒生,刘邦知道后表示不见,但是郦食其也是一个有理想抱负的人,于是自称高阳酒徒,刘邦又非常的喜欢喝酒,于是两个人见面了,到了刘邦的面前后,郦食其也不客气的批评刘邦,本来刘邦就很狂妄,但是郦食其更加的狂妄,于是郦食其得到了刘邦的赏识。
张良和郦食其不一样,因为张良和刘邦两个人见面的时候并不是单独的会面,这个时候张良手中是有兵的,又恰恰当时两支部军队起义都没有多久,兵力都不多,刘邦就会把张良看做和自己一样是一方起义军首领,这也就意味着,刘邦并没有把张良看做儒生。
郦食其被称作高阳酒徒,张良和刘邦会面的时候是起义军首领,也就是说,虽然是两个都是儒生,但是刘邦并没有把这两个人当做儒生。刘邦也就依旧是看不起儒生,到了国家统一之后,刘邦身边的一个能言善辩的人陆贾,这个人的嘴是非常厉害的,他看到刘邦不爱读书是非常痛心的,于是就经常劝说刘邦读书。要知道刘邦是非常讨厌读书的,经常有这样的人在自己的耳边劝自己读书刘邦肯定是不高兴的,于是就反驳陆贾的言论,说:“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意思是天下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靠着《诗》《书》天下打的下来吗?。陆贾就反驳了,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这句话中用前代的商汤王和周武王,来说文治和武治同样重要。刘邦虽然不爱读书,但是他是很聪明的,知道了读书是有用的,于是他就因此十分重视读书的重要性,这也就出现了文章开篇的那句话,劝告自己的儿子努力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