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用“读书破万卷”来形容一个人阅读量很大,那么,到底是“万卷”重要还是“破”重要?读书真的越多越好吗?
复旦大学一位教授说过:“现在市面上99%的书籍都不会存活超过20年。”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书价值都不大。我们读书的时间非常有限,如果希望达到好效果,就得知道一些读书方法。
普遍的误区: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读,为了读完而读。
读书总体而言包括三个步骤:选书、读书、输出。
01 选书
什么是好书?标准有很多,最普遍适用的标准就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更重要的是适合自己,对自己有帮助。
选书方法见思维导图。
阅读是一件比较私人的事,网上有很多推荐的书单,只能参考,最好不要按书单来读,也不要被书腰上的各种推荐所迷惑,否则,看似省去了选书的时间,实则浪费了读更多好书的时间成本。
这一点,我深有所感,去年,买了一本畅销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评价非常高,完全是被吹爆了的那种。但是读完后我非常失望和后悔,除了感慨一下这个作者是个顽强的天才以及书名取得很合适,真的没有啥收获。这本比尔盖茨年度特别推荐的好书,在我眼里就是一本烂书。如果是现在读这本书的话,我会及时止损,坚决不会看到最后一页。
02 读书
花大量的时间去读完一本书,比较奢侈,没有那么多时间读书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本质上是你对读书这件事没有内驱力,没有兴趣,没有热情,所以,要找到读书的价值所在。
对我来说,我读书的最主要的目的是花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多间接经验,广泛见识,深度思考。读书改变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塑造命运。
我早上读书效率最高,早读一小时和午休醒来半小时通常看稍微难懂一点的书,吃完中饭和晚饭后人比较疲惫,看一会儿比较轻松的书,如果很疲惫或者在做一些比较轻松的事,我会选择听书,晚上入睡前看5-30分钟Kindle。不知不觉就形成习惯了。
我读书是想获取更多高质量的信息帮助我更好地做决策、解决问题,所以,我在看任何东西之前都会衡量的信息的质量,在众多文字中快速抓住对我有用的信息,坚决不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一些没有营养的东西上。
读得不够快是因为读得不够多,知识储量太少了,可以尝试构建理解力的池子。樊登说过读书的“理解力的池子”,就是说要在读更多的书之前先“打好地基”,才能去理解其他更多的书,包括七个方面:经济学、心理学、国学、管理学、逻辑学、哲学、人生经验。
我参考的书单如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社会心理学》、《论语》、《道德经》、《庄子》、《孟子》、《非暴力沟通》、《关键对话》、《掌控谈话》、《可复制的领导力》、《清醒思考的艺术》、《简单的逻辑学》、《逻辑思考力》、《金字塔原理》、《生活的哲学》、《学会提问》、《思辨与立场》、《哲学起步》、《世界观》。
还有就是练习超级快速阅读(见思维导图),但不是所有的书都可以快速阅读,主要针对一些实用类的工具书。
如果一本书读不下去,就暂时放弃,可以等以后理解力更强的时候再读。
03 输出
我看过的所有的讲读书、学习方法的书都强调了一点就是要有输出。不只是看书,看电影、旅游等都可以用输出来加强记忆。输出方式有很多,不限于写笔记,还可以是做成视频、影集等。强调是输出是为了把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大脑的短期记忆容量很有限,而长期记忆是无限储存的。
樊登的做法就是读完后过几天,在一张A4纸上画思维导图,并且讲给别人听,这样的主动回忆效果非常好,《认知天性》里的重要观点就是人的大脑更喜欢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成甲的做法是在读到有价值的内容时写详细的读书笔记,这样深度思考之后知识的吸收效果非常好。之前看过《高效学习》,作者赵莎推荐的方法是用思维导图和知识卡片快速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不把信息当作知识,不把收藏当作学习,不把阅读当作思考,不把储存当作掌握。
不提炼总结、不应用学习、不深入思考、不实践反馈,就不会变成自己的能力。
学习是把知识作为原料进行加工,使其成为自己的能力,以解决各种不确定性问题的过程,这才是成人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