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和同事聊天,聊到了关于孩子教育问题。其实之前也看过相关的书籍,也对中国的教育以及家庭的教育做过研究,那么今天就来讲讲这一方面的内容吧!
先生因为我的情况(会读书,不会做事),所以认为读书无用。确实,如果一个人读了很多书,一辈子既没有较高的收入,又不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那读了书有多少价值呢,能算一个人才吗?读书真正很强的人,其实他本身思维能力强,学习用心,所以绝大部分都会有比较好的前(钱)途。
从人生长河来看,读书确实不是生活的全部,但也不能成为懒惰者不爱学习的借口,学习是一定要努力的。
我们发现,在同样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物质决定意识,客观物质世界决定了人类的意识。那么人与人就是身体的物质(主要是大脑)不同。这个物质的成分和空间排列结构决定了意志的强弱。
一个坚强的人和一个软弱的人,他们体内意志的对应物质在成分和空间排列结构会有差异,这个差异导致了意志坚强或软弱。随着年龄增长,这个物质就会越来越稳定,越稳定,越难改变。
所以孩子身上不好的物质我们需要从小就开始改造。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或增强孩子某个方面时,家长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找对方法,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要坚信,量变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引起质变。
回想自己在小学阶段,没有用心读书,浪费了本该开发智力和培养良好习惯的小学时光。初中虽然开始努力,但是语文成绩好,数学成绩不好。这正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的思维能力不行。这也是我从小没有进行学习锻炼的结果。
对于读书的问题,我们不能只站在读书的角度来认识读书。中医有标本之分,学习也如此。那什么是学习的本呢?孩子自身的学习态度和兴趣、信心、学习能力(核心是思维能力)、精力(体质)、自控力(意志)、静心等方面就是学习的本。也就是孩子自身学习的基本条件。读书,从长远来看,一定要强本,只要本强,标自然会好。
也就是说,当孩子真正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态度端正,热爱学习,能静下心,自控力强,充满信心,精力充沛,思维能力好,这时就已经进入了良性的学习状态,他自然就会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在思维能力方面,一要掌握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二是要从小开始,持之以恒。比如做手指操,打羽毛球和乒乓球,踩滑板车等。还有就是进行智力游戏。
现代社会很多人会去跑步,跑步锻炼人的耐力,也增强人的体力。对于孩子也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很多孩子通过跑步锻炼后,自控力增强,也能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当然这么好的运动,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成效。
关于读书,营养方面也是需要跟上的,家长要对孩子的饮食进行合理搭配,不能长期吃太饱,长期吃太饱,会让智力降低,从而学习效率低下。切记:宁愿浪费,也不要撑坏肚子。
学习不能缺少自信。有专家认为,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慢慢地学会了自信。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及时进行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行,这对于培养自信心是很有利的。
最后记住一句话:孩子将来处于社会哪个层级,取决于父母今天的培养教育!从长远来说,把孩子培养成才才是最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