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写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从5月25日坚持隔一天更新一次,目前还无法做到日更,其实隔一天更新一次对我都有压力,前两个月信心满满,最近一个月感觉有点坚持不住。看见很多简友在分享写作遇到瓶颈应该怎么办,是暂时放弃日更,保证文章质量,还是有时间和灵感的时候多更几篇。可是我不愿意放下规则,很担心自己一旦妥协就会像泄了气皮球一般松软。所以这段时间有种为了坚持而坚持的味道,但是就是不愿意放弃。
可是要想做好写作这件事,光是这样为了坚持而坚持是不够的,看了《成为作家》这本书,找到一些写作的方法,虽然之前看过很多简友分享此书的心得,但是真正看过后还是有蛮大的收获。
1、在一天的清晨写作或自己约定时间写作
每天坚持写作的重要性需要提上日程,清晨比正常起床时间提前一个小时,不要看书,直接开始写作,想到什么写什么。可以是昨天一天的收获,见闻,或者昨晚做的梦。关键是不要有输入,在意识尚不清晰的时候就开始写,不要看自己写的内容,也不要想别人对文章的评价。
如果不能在清晨写作,那在一天中也要约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写作,到了时间点,不管你在做什么都要马上丢开去写作。其实这个说起来容易,其实很难做到持续坚持,这样的要求内心深处很可能会出现对写作的抗拒。在潜意识中就会觉得这又是在“例行公事”,拖延症就犯了,直到卡在最后一秒,不得不做时,那一个小时的效率特别高。
但是对于写作来说,这个练习必须要做,也必须要坚持。如果每次坚持,每次都放弃,那还是放弃写作吧,因为你对写作的抗拒实际上要大于你对写作的愿望。你要把自己的精力留给更愿意付出的项目,这两个写作的习惯需要持续坚持,直到你能够随心所欲地写出流程的文字。
为了调整自己拖延的状态,我开始做出调整,尝试坚持每天写,并且在一天尽量早的时间完成写作。这样的调整让我整个人的状态变得轻松起来,之前每次吃完饭后都有蛮大的压力,想些但是一直找不到话题。就算有个话题也觉得自己写的不够深刻,写到一半写不下去了,内心就非常焦躁,结果就是硬逼着自己完成任务。
《成为作家》这本书中说,养成了在清晨写作或自己约定时间写作的习惯,表示你已经踏上了成为作家的漫漫长路,一方面,文笔流畅了,另一方面也学会了控制时间,虽然这只是初级阶段。
2、发现自己的写作风格并开始修改文章
看书的前半段不太了解为什么要在清晨开始写作,而且为什么在写之前不要看书,甚至不要讲话,这样随着自己思路混乱写真的有效果吗。看到后面发现,真的还挺有用,在刚开始写作时,我们都非常喜欢模仿,譬如说模仿畅销小说家的套路,最后写出的文章跟他很像。可是一两次还可以,长此以往你就会忘记自己真正要写的是什么,很容易迷失。
清晨在没有任何输入的情况下开始写作,从一开始只能写一段,到慢慢的可以写两段三段,不管什么内容。在这些内容中,你写的最多的也就是你最喜欢的,或者是最擅长的,能够找出自己发展方向。
然后就是修改文章了,先要自己修改,让自己站在一个外人的角度来评判文章,看看是否具有吸引力。尽量挑出文章所有的毛病,用词是夸大花哨,还是简约精确?你的文笔是否平淡无奇,以至于你对一个情感场景的描写总是一笔带过,而使读者难以领会你想要传达的意思?你是否沉迷于对耸人听闻的凶杀场景的渲染而减少了可信度?
一旦发现问题就要找到相应的对策,这时候就知道自己需要开始看书了,对症下药。所以坚持写作并不是坚持写就可以,还是要不断的吸收,并且讲吸收的内容用到写作上。
3、像作家一样阅读
保持有效阅读,平常习惯的阅读方式就是从书的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看完后对书的理解也就是一句话,感觉还可以。然后再说点什么,感觉也说不出什么,再过一个月基本上书上的理论已经忘记了。
想作家一样阅读,需要分析书的写作结构,一本书至少需要读两遍,需要略读和详读各一遍。然后问自己以下问题:
1、你喜欢这本书吗?
2、喜欢哪几部分?为什么?
3、不喜欢哪几部分?为什么?
4、有场景给你留下突出的印象吗?是因为它们描写写的好,还是?
列出这本书的大纲,并且详尽的解答你发现的问题,然后逐字逐句的阅读,发现写的好的板块要记录下来,分析写做的手法,只有这样才能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以上是阅读《成为作家》这本书的心得,看简友推荐了很多次,只有自己真正看了,才对写作这件事有了一点点思路,继续学习分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