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被一篇有关教育的文章刷屏了,我们发现其实还有好多的孩子其实上学都还很难,他们没有像大城市里的孩子一样的受教育条件。父母关注度不够,师资水平有限,就连起码的受教育环境都差得很远。之前写过老师的水平和学生的水平是成正比的,老师努力教但是学生不好好学,学生呢也就无法给老师一个正向的反馈,然后老师也就停滞不前了。甚至听说有些老师就干脆让学生自习,反正讲课也听不进去多少。反过来老师越懒散,学生也就越不用心学习。形成了一个无法走出的死循环。
互联网的好处就在于,让孩子们看到了外面的同龄人有多努力,也让老师们看到了自己和一线的师资相比差距有多大。而被直播的孩子们,也会因为很多人的关注而不敢松懈,直播讲课的老师更会努力备课。因为他知道,在网络的另一头,还有几个学校的孩子也在接受他的教育,也是她素未谋面的学生。正是这样,一个教育贫困的小县城,才得以崛起,才有了破纪录的升学率。更多的孩子才看到了曙光,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接受更好教育的条件。
那孩子们是怎么做的,是的,他们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他们深知这机会来之不易,他们看到了那么多优秀的同龄人比他们还努力。于是他们拼了命的学习,他们的刻苦程度足以让所有成年人动容,许多孩子每天都只能睡五六个小时,连吃饭的时间都觉得是在浪费。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我想用在他们身上一点都不为过了。
前几年有个话题是寒门为什么难出贵子,其实是因为不同成长环境下所得到的社会资源不同。有的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将普通人远远甩在了后面。他们有机会在小学就和外教练习口语,有的艺术类的可以得到专业级别大师的指导,有的还没有上大学就已经游遍了中国,走出了国门,眼界和格局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在美国学家的研究报告里指出,我们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父母的阶级。你和父母的联系就像绑在你脚上的一根橡皮绳,你跌下去了父母还能往上把你拉起来,你往上爬的时候,走得越远父母给你的阻力就越大。想挣脱这个束缚谈何容易,要想能有一番作为,寒门的你就只能拼命地往上爬,付出其他人几倍的努力,咬着牙,往上爬呀。
再看自己,回想自己当年,高中时候也是蛮拼的。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了,最后成绩也还过得去,上了个985大学。可惜后来就再也没有过那种劲头,那种为了一个确定的目标孤注一掷的孤勇。或许是自己不那么努力了,但是幸好,现在还在继续往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