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文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赞誉道:“在这世界上,无人能及拿破仑之伟大!”
而对于拿破仑的个人魅力及其文治武功,我深表钦佩。
长久以来,我一直有意撰写一篇关于拿破仑的文章,但自愧能力有限,始终未能付诸笔端。
拿破仑在27岁时成为统帅,30岁荣升法兰西第一执政,35岁加冕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叱咤欧洲长达20年。
他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世界,甚至深远地影响了一个时代。
他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并率军五次击破由英、普、奥、俄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令当时整个欧洲乃至世界为之震颤。
《拿破仑传》正是一部生动描绘拿破仑风云变幻、爱恨交织的传奇人生的杰出人物传记。
作者埃米尔·路德维希凭借大量真实史料,从心理学视角,细腻地刻画了拿破仑从炮兵少尉到法兰西帝王,从引领帝国崛起至名震欧洲,最终在囚禁地离世的不凡历程。
《拿破仑传》是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作品之一,出版后风靡全世界,几十年长销不衰,被称为“影响历史进程的书”。
埃米尔·路德维希他是国际知名的德国作家,尤以脍炙人口的名人传记而蜚声国际文坛。
在大学时代,他主修法律,25岁起开始涉足诗歌和剧本的创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此期间,他还担任德国一家报社的驻外记者职务,持续进行文学创作。
1920年,他凭借《歌德传》的问世而一举成名,开创了传记文学全新的写作流派。
他特别擅长描写传主的心路历程性格,注重深入的性格分析,因此声名远扬。
继《歌德传》之后,路德维希又陆续发表了多部名人传记。其中,译成英文的作品包括《拿破仑传》、《俾斯麦传》、《林肯传》、《兴登堡传》、《克里奥帕特拉传》和《罗斯福传》等;此外,还有《三人肖像:希特勒、墨索里尼、斯大林》、《贝多芬传》与《奥塞罗传》等佳作。
拿破仑是一位卓越非凡的人物,他总是展现出超凡的悟性,头脑清晰且决断力非凡。他的一生犹如半神般,从一场战争迈向另一场战争,从胜利走向胜利,取得了空前绝后的辉煌成就。
拿破仑的政治生涯每一步都彰显了他独特的个性,作者试图通过描绘拿破仑的心路历程,揭示他的平凡与伟大。
让我们穿越历史的迷雾,追寻伟人的足迹,品味拿破仑那精彩绝伦的人生。
一、多读书,学会思考和阅读。
拿破仑在军事和政治领域的辉煌成就并非偶然,在年少时他就博览群书,他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图书馆所有的书籍读完之后,他就节省法郎去买新书。
当别的人都外出消遣、寻欢作乐时,他却在埋头苦读,他本能地意识到书上的某些东西将来有朝一日必能用得上。
他并不是简单地一览群书,而是仔细研读,并认真做好笔记。
他曾在给他父亲的信中写道:“我宁愿为鸡头,也不做凤尾。”
他喜欢研究军事、地理、哲学、历史,对天文、地质、气象学也很有研究,他常说:“要创造历史的人,首先必须研究历史”。
拿破仑自早年便投身于写作,其后的诸多文件、演讲及宣言均由他亲自执笔,文采斐然,感染力十足。
在他十九岁时,他的新任上级将军发现这位年轻中尉竟然如此学识渊博,其才华终于得到了赏识。
因此,无论从事何种事务,若想取得成功,预先进行充分的知识储备是不可或缺的。
二、不要等到万事俱备再行动,立即动手,即刻执行。
在拿破仑的人生旅途中,许多事情看似不具备完成的条件,但最终大部分都奇迹般地实现了。
对于当时法国的督政们而言,拿破仑已显露出威胁他们的迹象,他们渴望将这个危险人物打发得越远越好,最好是永远不再归来。
此时,波拿巴提出了远征埃及的计划,督政们一听到“埃及”二字便已足够,只要能让拿破仑离开法国,他们愿意提供一切所需的支持。
然而,波拿巴在东方战场上并未取得任何优势,战斗进展举步维艰,甚至可以说舰队险些全军覆没,加之军营中黑死病的蔓延,远征埃及的战况显得无比绝望。如此惨重的失败,巴黎的权贵们又会如何评说?
与此同时,法国本土的局势也日趋严峻,尤其是巴黎。意大利的沦陷,欧洲军队的全面溃败,本土保皇势力的暗中涌动,让头脑清醒的拿破仑·波拿巴敏锐地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危机,或许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呢!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快速重返法国。
波拿巴毫不犹豫地抛弃了远征埃及的军队,任命克莱贝尔为总指挥后,便马不停蹄地带领少数随行人员返回科西嘉,再从弗雷瑞斯登陆,最终抵达巴黎。
十一月九日,一个多雾的早晨,雾月十八日的破晓时分,他发动了政变,成功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所有事务。
次日,他迅速解散了法国议会——元老院和五百人院,夺取了议会大权,并宣布成立执政府,从而开启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
因此,当我们有想法、或者有目标时,不要犹豫,马上行动。
三、探寻方法,营造环境,创造机遇。
歌德曾言:“如此神圣的启示,常与青春和创造力息息相关,拿破仑无疑是亘古以来最具创造力的人物之一。”
拿破仑的首次胜利——意大利之战,本是一场看似毫无胜算的战役。他所接手的军队主要由老弱病残组成,资金匮乏,兵员不足,军营中的士兵正饱受饥荒和疾病的折磨。刚上任时,他与士兵之间毫无信任基础,这些士气低落的士兵凭什么会听从他的指挥?
为了赢得这场战役,他必须率领军队翻越长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抵达皮埃蒙特平原。然而,阿尔卑斯山犹如大自然设下的天堑,翻越它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在拿破仑的谨慎行事和深谋远虑之下,这支老残部队仿佛被魔法师施了魔法,竟然成功跨越了世代无人能逾越的巨大天然屏障。他们久违地目睹了如此美好的景象:举目远眺,一望无际的平原正值烟花烂漫的春天。
拿破仑展开了一系列行动:他发表无数亲自起草的演讲,激励这群萎靡不振的士兵;他派遣部队修建道路,镇压兵变;他发布各种命令,穿插在小规模战斗中,展开了一场全方位的战斗。
遵循他的新作战方针,在这条作战之路上,速度与勇气使他对士兵最初的承诺得以兑现,他们最终赢得了这场战斗。
因此,当我们有梦想、有目标没有条件实现时,我们要努力创造实现的条件和环境。
四、持之以恒,终将成功
俗话说:“真正的伟人如同流星,燃烧自己而发光,并照亮黑暗的地球。”
拿破仑正是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人物。
他继承了父亲的多才多艺和丰富的想象力,沿袭了母亲的骄傲、勇敢与谨慎,尤为显著的是,他承袭了父母强烈的家族责任感,并且拥有超凡的坚毅与忍耐力。
十六岁时,因在巴黎军校的出色表现,他被授予副少尉军衔。
在校期间,他冷静勤奋,好学自律,虽寡言少语,但言辞精炼,擅长辩论。他志向远大,刻苦学习,力求提升自我,以便未来管理他人,其行动与目标高度一致。
他注定成为领袖,率领岛民抗争,掌控科西嘉。他心怀诸多非凡设想,却一度被困于阴暗的“洞穴”。
正当他准备大展宏图之际,母亲来信告知,家族的有力后台——总督去世了。
由于经济困窘和家族拖累,那一年他倍感沮丧。尽管处境艰难,但他对心中事业依然满怀热情。
十九岁时,因学识渊博获上级赏识,但晋升之路缓慢。他静观时局变化,将主要精力投入写作和数学研究。他在努力蛰伏自己。
罗伯斯庇尔倒台后,检举告发运动席卷各地,拿破仑因与罗伯斯庇尔的接触被关入卡雷暗堡。然而,最终获释后,他却陷入了失业困境。
转机突现,新任部长急于扭转意大利前线战局,想起了曾一战成名的波拿巴。他人生青春路上的转折点到来,伟大的时刻降临,事业与人生自此渐入佳境。
因此,当我们人生或工作陷入困境时,不要气馁,坚持下去,终会见到阳光。
结语
黑格尔曾言:“世界之所以能保持平衡,是因为有上帝的存在;而欧洲的天平之所以能维持平衡,则是因为有拿破仑。他宛如神一般的存在。”
拿破仑也曾说过:“金钱并非用于享受,而是助人在人生道路上有所作为!”他一生节俭,从不奢侈浪费。
他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精妙的算计,尽显政治家的风采。
一个人依靠自信与勇气、激情与想象、勤勉与意志,究竟能攀登到何种高度?对于这一问题,拿破仑给出了明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