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41期“名”专题活动。
我最初是想出名的,男人们不都在追名逐利。出名,然后被所有人知道,享受朋友的崇拜,看到亲人欣慰的目光。走在路上,人们都在小声讨论:“看,他就是年级第一。”
是的,当年我在中学读书时,特别渴望出名。因为我刚进班时成绩倒数,因此多少有些自卑。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绩逐步提高到班级中上游,然后到班级前列。之后我就开始做起了年级第一的美梦。
那时我的学习动力,就是考到高分,考到年级第一,然后班主任会在班会上夸我。那些以前看不起我的同学纷纷承认自己看走眼,甚至会收获一大堆女生的好感。我在心里脑补着当我登临绝顶时,我一览众山小,众山全都在为我歌颂喝彩。
甚至年级第一出的名,还不够满足我,我要成为学校史上第一个考上北京大学的学生,这样我的名就能在整个县里传颂。人们会纷纷把我当成励志的榜样,他们会把我当成例子教导他们后生:“看,那个人从倒数第一考到正数第一名,他创造了学校的历史,你应该向他学习,也有机会考上大学的。”不仅如此,我还会上报纸,上新闻,全国人民都知道我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逆袭。
为了出这个名,我开始严格要求自己。练习题不全对不行,考不到650分以上怎么可能上北大;不学习到凌晨1点,怎么可能追赶上其他人的脚步。不严于自律,毫不放松怎么能配得上这样的名。
起先这种高要求确实让我在形式上接近了北大种子选手,我也在心理上将自己与成名人物画上了约等号。但后来就露馅了,一题不错的要求结果是一题都没对;自习到凌晨1点,变成从12点打盹到1点,起来发现时间到了去睡觉吧;严于律己最后变成不断在自身惰性和过高要求之间反复拉锯不断内耗。
后来我就疯了。
高考过后,我接受了自己平庸的事实,经过3年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我又膨胀了。我开始想考研,我的逻辑是这样的:“虽然我高考失利了,但没想到吧,爷又回来了。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当年我没有考上北大,今朝我考研究生还有机会。等我梅开二度北伐成功,又将是一段佳话。”
结果很显然,在哪里跌倒,大概率还是会在同样的地方跌倒第二次。重新爬起来要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要克服的心魔,是难以想象的。我又失败了。
后来,我进入社会打工,常常网上冲浪。某天看到某教授畜牲不如,过些天又看到明星黑历史。有些有童年滤镜的明星,在网上一发言一处事就立刻粉转路人,路人转黑。常常能看到某些人如彗星般窜红,然后行为处事能力弱而又被抛弃。有些人则无法适应出名之后带来的心态变化,无法接受时刻被审视的感觉。
慢慢地,我不想出名了。出名后,我的黑历史经得起网友深扒吗?出名后作为公众人物,我能约束好自己的行为吗?出名后,我出行都会被关注,我能适应这种被注视的生活吗?我能一直保持自己的良好状态,不摆烂吗?我能从容面对对我的负面评价吗?
我不能。
所以我不再想再出名,我没有成为名人的素质,强求只会让自己陷入焦虑和自我怀疑。我只想赚钱,闷声发大财。不会被惦记,不会被审视。我不是圣人,只想守护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