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带来的年味

        粥,该是我国劳动人民饮食智慧的结晶,独创的一道美味。从有文字记载起,粥的味道便开始弥漫,倏忽千年,传承久远。《周书》记:黄帝始烹谷为粥,主要为食用;2500年前,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齐粥”治齐王病,始作药用;进入中古时期,粥的功能更是将“食药”高度融合,进入了带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而苏东坡在书帖中写: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陆游也作《粥食》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将世人对粥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可见,粥与中国人的关系,就像粥本身一样,稠粘绵密,相濡以沫,日夜相伴。

       

图片发自简书App

        至于腊八粥,则因其生于腊月而有了祈求丰收和吉祥的功能和祭祀祖先、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味道。

        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遂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明天就是腊八了,年尾岁末,我们迎来了腊月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老人们一边念叨着“过了腊八就是年”,一边开始为过年提前做着准备,比如今天。尽管超市、便利店张贴着关于八宝粥的各种优惠活动,但也只能打动速食追求者的内心,至于老一辈的人们,还是要备足熬粥的各种物料,用水泡一晚上,将坚硬发至柔软、饱满,亲力亲为给家人熬制一锅香甜、浓稠的腊八粥,那些曾经各自独立的物料便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散发出极致的精华和营养,色以养眼,香以醉鼻,味以诱舌,在这数九寒天之日,温之以胃,暖之以身,配之以那其他日子腌不出的色如碧玉的腊八蒜,真真是舒心爽口惬意。   

   

图片发自简书App

        腊月是一年之岁尾,正值寒冬,田事告竣,故有“冬闲”之说。农事“闲”了,生活的节奏却并未因此放慢,因为春节正迈着愉悦轻快的步伐走在接腊月的班的路上。为了迎接这个除旧迎新的重要日子,人们自然会倾所有的热情和期盼于其中,从喝腊八粥开始,经过扫房、请香、祭灶、封印、写春联、办年货、守岁这些前奏,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进入到正月,开始来年新的更加有味道的生活。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腊...
    十五道阅读 342评论 0 0
  • 互联网思维”是重新审视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思考方 式与思想方法。它不是技术思维,不是营销...
    曹丞鈁湲阅读 366评论 0 0
  • 读到《失明症漫记》这本书,是在简书读书群里的任务,不过从看到这个书名,我就有了阅读的冲动,作者是诺贝尔奖得主,描写...
    天地过客的笔记阅读 493评论 2 1
  • 哪个女孩子不爱美呢?可讨厌的水痘偏偏降临到我身上。我胳膊,腿上,肚皮,脸上,无一幸免成为了水痘的根据地。镜子里的我...
    熊奶团com阅读 427评论 2 3
  • 昨晚一晚上都在做一个梦,在海边,还有四分钟龙卷风就要来了,拼命跑呀跑,通往岸上的路越来越陡,然后终于精疲力尽,被...
    45度向阳阅读 9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