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1818黄金眼?看了一个老娘舅出马的调解类新闻。大概是说房子要拆迁了,每个家庭按人头算一个人能获得110平的回迁房。而按照地址位置以及杭州的放假来算,这一套房,价值在500万。
所以女生(主人公)的父母就一直催女孩结婚,不想亏这500万。
暂且叫女生小丽吧。小丽芳龄三十三,未婚,曾多次从父母那里接受相亲信息,约二十次有余,但一直未能遇到自己满意的人。其父母从6年前开始就断断续续催婚,小丽因反感父母的行为,双方积怨已久。至此次拆迁事件,矛盾彻底爆发。
概括好累,就不再细说小丽的事了。
关于催婚这个命题,我一直觉得关键是双方思想差异的问题。
年轻人认为自己有权利为自己而活,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包括决定结不结婚,以及什么时候结。事实也确实如此。
但在读书并不是那么普及的上一代眼中(受教育程度高和开明的家长除外),它似乎就是一件必须要完成的事。不结婚是不完整的,不正常的,不被别人所理解的,会被邻居闲言碎语的。
这时候你口中的权利、自由统统都成了“叛逆”。
但,这是他们的问题吗?很难说。
但,这是你的问题吗?显然不是。
好可悲啊,虽然一开始我不想在这篇内容里加太多情绪,可我无法控制的这么觉得。
这是悲哀,毫无疑问。
时至今日我们能看到很多很多视频,他们举出单身比例越来越高的数据,研究问题,传播新时代正能量,他们总是说要不要结婚是你的选择是你的事。
多好啊,他们说的一点也没错。但唯一的问题是,这样的视频永远都传不到我们想被理解的人手里。即使你放给他们看,就会有用吗?我们只能坚定自己,看着视频,在一次次挣扎中坚定自己。
写到这我已经不想往下写了,这是个无法被解决的命题,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是思想的差异,是时间的洪流带来的不可跨越的鸿沟。
看新闻的时候,我说,又不是一定要结婚。
我妈说,“结婚肯定要结的,对吧XX(我上六年级的小侄女)”
小侄女说,“为什么一定要结婚?”
我妈说,“因为这是传下来的传统”
。。。。。。
如果结婚也可以称之为“传统”的话,那么迟早有一天离婚也会变成所谓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