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轮明月,是我此生不会破灭的伤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世人都希望它是圆满的。

其实有时候,残缺不一定不美好。就像天上悬挂的那弯新月,成为我此生永不会磨灭的美好。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她,安静、美好、善良、却又那么倔强。

她是那个在高考时,没有给自己留退路的韩新月。她说她不想留给自己退路。她是何等的自信勇敢。她向往那个全国最高的学府“燕京大学”。那是成就人才的地方。那里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雅的教学楼都是这个涉世未深的少女所向往的。无可否认,这位自信的女子也成功了。

怀揣着一颗好奇又激情澎湃的心,她踏上了燕京大学这片她梦寐以求的散发着浓浓学术氛围的土地。今后她要在这里深造,去完成她的梦想。

少年的心,应该都是这样充满美好的憧憬的吧。我们也不例外,对吧。毕竟象牙塔里的生活总是我们爱恋的。

“同学,我帮你”一句小小的开场白,或许在韩新月在我们看来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但是谁又知道这平凡中有着不一样的伟大。

那个帮韩新月拿行李、带她到宿舍楼的人,叫楚雁潮。他是韩新月的老师。对他……我可以用“年少有为”吧。因为他也只不过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但是这个大学生已经开始“当”起了老师。    韩新月起初见到他,还是有点小小的不安,她哪里知道开学第一天就这样与自己的老师相遇,而且还麻烦老师帮自己拿行李……

或许每一个不平凡的故事都只有这样一种冥冥之中的小差错吧。这些差错,让人们的回忆更加刻骨铭心。

韩星月,是韩子奇的女儿,是……梁君壁的“女儿”。她有爸爸的庇护,有朋友陈淑彦的关心,有哥哥韩天星的疼爱,有姑妈的无微不至。她是幸福的,至少在十九岁之前她是快乐的。

父亲韩子奇:他喜欢玉,他曾经为玉,放弃了去圣地麦加的愿望,让曾经救过他的巴巴独自踏上征程;他喜欢玉,他曾经为了玉,不惜背上忘恩负义的罪名,在师傅梁亦清去世后,带着那个未完成的“郑和下西洋”玉雕,去投靠那个利益熏心的蒲老板;他喜欢玉,他曾经为了玉,在战乱中抛妻弃子,带上玉,和亨特先生前往遥远的伦敦。我不知道他是否该受到谴责,但我知道,作为“玉王”,他不甘心自己心爱的玉就这么从他身边抽离。就像自己心爱的爱人、心爱的女儿从他生命中抽离一样。或许,就是因为这些或多或少的着魔,才让他撑起了“奇珍斋”让他名声中外。其实,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有自己的回忆,那些美好的回忆才会一直陪伴着我们,与我们形影相随。可惜的是,所有人都无一例外的为了那些浮华的物件,不惜放弃亲情,放弃感情。

“母亲”梁君壁,是梁亦清的长女,她还有个妹妹,梁冰玉。我不知道,新月可否叫梁君壁妈妈,或许为了她十九年的养育之情,她该叫一声妈妈。但是毕竟她不是怀胎十月生下韩新月的女子。梁冰玉,韩新月可以叫你妈妈吗?

梁君壁,她是一个要强的女子,十几年来她都尽心尽力的维持着韩家。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不服输,让她很强势,强势到可以私自做主葬送掉亲身儿子的幸福。其实作为一个穆斯林,作为一个目不识丁的妇人,严格的教门、教规才让她,葬送了自己爱着的孩子的幸福。韩家是大户人家,哪里容得下门不当户不对。韩家是大户人家,哪里容得下丈夫和妹妹不遵循安拉的真言。韩家是大户人家,哪里容得下回回和汉人通婚……  容不下,始终都是容不下的。所以儿子没有得到自己的真爱,妹妹没有留在自己的身边,新月也无法幸福的和自己的爱人走下去。

梁冰玉,是韩新月的妈妈,但是在韩新月两岁的时候,迫于姐姐的压力和自己深深爱着的人,韩子奇的懦弱。不得不留下女儿,独自离开。梁冰玉、韩子奇。在至美的道德面前,到底不能受到世人的祝福。他们有失常理、有失人伦。但,在希特勒的轰炸下,在残酷的战争下,是爱情让两个人有了活下去的勇气。“仓廪实知礼仪,衣食足知荣辱”然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头,活下去才是人们最美好的梦想。谁都不知道,死神会在什么时候光顾他,头上轰鸣的飞机在什么时候就投下一颗炸弹,让他们与这个身边的人分离。所以,请别再怪她。梁冰玉,其实你也是幸福的,虽然你的爱情没有得到家人的祝福,但是你真真正正的爱过,你经历过爱与被爱的滋味,你的人生是完整的。

哥哥,韩天星。他是一个木讷的人,不懂的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是他心里都明白,都明白。他明白自己的妹妹是需要更多疼爱的。所以他不惜放下自己的理想,放下去学校深造的机会,毅然走向工作岗位。虽然那时的他还小,小到要踮起脚才能操作机器。但是那小小的心中尤然升起的对妹妹的爱,是爱让他义无反顾。这样一个默默的用爱温暖妹妹的男子,也找到了自己的挚爱。但……自己的爱情生活才刚刚开始,就被自己的亲生母亲扼杀在摇篮里。没有撕心裂肺的争吵,没有痛彻心扉的留恋。有的只是两个人之间的冷战,默默的什么都不说。我不知道那才在树下的对话是不是已经成为他们两个昔日的恋人之间最激烈的争吵。就只是简短的几句话,然后各自朝着各自的方向走下去。我多希望他们两个在什么时候可以殊途同归。但……我只是想想。因为韩天星有了媒妁之言的婚姻,那样的婚姻很祥和,很平淡,没有爱情,没有让心小鹿乱撞的感觉。只是应了那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论调。两个人就这样走在一起,在一起过日子。这是当时那个年代里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总是感觉缺少了一点什么。但是谁又可以颠覆。

在当时那个年代里,祖国遭受着浩劫。这场盛大的浩劫里,人性被渲染的如此真实。

梁君璧:她是否就是那时候我们中国妇女的缩影。秉着妇为夫纲的纲常礼教,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她需要的是一个安静的生活。安静到一切都可以按部就班的进行。在她的潜意识里作为一个女子,就是应该家长里短、就应该柴米油盐、就应该相夫教子。没有一点点的逾越,没有一点点的理想。在她的世界里,孩子丈夫才是全世界。看吧,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女子,至少是以前的女子。我不知道处在当时那个环境下的她们是不是很幸福。但是要是将她们置身于现在的世界里,她们绝对是不会幸福的。至少她们不会满足。

当时的祖国满目苍夷,饱受着战火的蹂躏。还好,八年的抗战,我们这条巨龙还是挺了过来,随即而来的就是人们思想的大变革。

在这之中,韩新月和楚雁潮才会孕育而生。他们是勇于追求爱情、追求自己幸福的新青年。

其实正本清源,他们的爱情悲剧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爱情的悲剧、其实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我们大多都会沉浸在他们的爱恨情仇里久久不能自拔,当然我也不例外。但是在这些爱情悲剧后面呢?是否让我们为之动容的是那个当时的时代?

最后,还是希望新月能安息吧!好好的接受真主安拉的洗礼吧。楚雁潮,虽然挚爱不在了,但是你也要振作起来。那轮属于你的明月一直会高悬在天空中。没有人可以阻止她的光芒时刻陪伴着你。

当夜晚,那最皎洁最清冽的月光透进窗子,照在你的案头,洒在你的译文上的时候,你要明白那是你的爱人对你最真挚的陪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谢石相简评:乡愁叙事的皈依,最终都要归向具足普适性和人民性的个人体验,所以在乡愁制度化为一种意识形态之后,乡愁仍然...
    谢石相阅读 4,398评论 1 0
  • 今天什么也不想写,也没有什么想写的。可是要交作业呀,那就胡扯扯吧。扯什么呢? 今天午睡的时候,我在巡...
    云上之人阅读 417评论 0 0
  • 元旦快乐,新年快乐,朋友圈各种快乐,因为这一天真的很“快”就过完了,“乐”很短暂,所以快乐。只是在新的一年又有了更...
    二强笔谈阅读 25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