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天道、地道和人道


《易经》作为中国经典传世源头之作,对中国的哲学、文学、政治、法律、天文、历法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先哲们那丰富而深刻、极富哲理性的思想,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与品读。

道是中国文化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规律,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者有三,天道,地道,人道。

天道者,太极阴阳之道。

欲识阴阳万法宗,先观帝载与神功。

阴阳本乎太极,是谓帝载,五行播于四时,是谓神功。

天道讲的是阴阳,四时,万物遵循的最本质规律。

地道,从属五行,物质,方位,社会局势,生活工作环境。

坤元合德机缄通,五气偏全定吉凶。

大哉乾元(天道),万物资始;至哉坤元(地道),万物资生。

人道,为人之道,处事之道,勤德奋斗之道,比如你的家庭,出身,能力,性格,追求,社交等等。

周易对天道人道有着深刻阐述。周易中的“谦卦”,六爻皆吉。对于天道规则而言,使盈者亏损而补偿不满者,这个道理放在人道同样适合,即人的本性便是讨厌盈满者而喜欢不足者,这里的不足者指的就是谦虚谨慎的品格。因此,从周易的角度来看,人道可以理解为谦逊低调的为人和永不自满、不断进取的精神品格。

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中认为:所谓的天道便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会去伤害它们。对标人道,意思便是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这是道家普世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也是老子所一直奉行的圭臬。因此,从道家角度分析,人道的含义在古代统治者眼中指的是无为而治、顺应天命的治国理念,而在普通人这里指的则是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正可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按照佛学说法,人往生后有六大去处:天道、人道、畜牲道、阿修罗道、恶鬼道、地狱道。其中,人道居于核心地位。因为人乃万物之根本,只有在人道才能经历生老病死的诸多历练,所以在佛教看来能够做人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佛教中的天道虽然与问题中的天道在含义上有所不同,但如果我们引申一下,便可以发现:佛学中至高无上的天道其实就是一个理想中的大同世界,而身处于人道之中的世人只要发菩提心,潜心修善,终有一日会获得福报。所以,我认为佛角度下的人道其实就是修身修心、从善积德的悲悯之心。

从儒家角度: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

“仁礼”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宣扬的主要是“三纲五常”观念。三纲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孟子认为天道便是诚,而对诚的不懈追求,才成就了人道。孟子所说的诚,便是仁心之意。因此,从儒家角度来说,我认为人道主要指的是恪守礼教、仁心爱人的德治思想。

 法家是兴盛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流派,其核心思想和我们现在的治国理念是一致的,那就是“依法治国”。强调的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法治思想,与儒家的“刑不上大夫”截然相反。从法家这个角度来说,天道指的是掌控世界运行的无上法则,那么人道便是规范行为、巩固统治的法律准绳。

唯物辩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因此,从认识论和方法论来看,天道与人道便是处于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动态平衡之中。天道与人道既具有普遍的联系性,又有所区分。天道强调客观性,而人道则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人道可以理解为建立在天道规则基础之上,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也就是为适应事物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规律方法。

天道永恒,人道百念,各有不同。因此,从佛教角度来看,人道是修身修心、从善积德的悲悯之心;从周易角度来看,人道是谦逊低调、永不自满的精神品格;从道家角度来看,人道是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从儒家角度来看,人道是恪守礼教、仁心爱人的德治思想;从法家角度来说,人道是规范行为、巩固统治的法律准绳;从辩证唯物主义来看,人道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方法。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心中高尚的道德律。”星空因其寥廓而深邃,让我们仰望和敬畏;道德因其庄严而圣洁,值得我们一生坚守。——康德

从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的名言中,我们也可以大致探知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如果天道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那么人道则可以理解为促进人类文明延续与发展、完善的行为准则。

百川汇于海,一言以蔽之,不论从各种角度来看,人道都可以看作是推动人类文明滚滚向前的不竭动力!


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 

天道、地道、鬼神之道,人之道,可以说都在一个“谦”字里了。谦卦是《易经》之中唯一一个六爻全吉的卦象。谦卦上是坤,下是艮。艮为山,坤为地,山体高大,但在地下。卑下之中,蕴其崇高,屈躬下物,先人后己,所以谦卦象征谦虚、谦逊。老子《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否和泰,都是《易经》上的卦象。否的卦象是天地不交,泰的卦象是天地相交。在《易经》中,“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交”有“通气”“结合”的意思。天地之气互不交通,万物不生,这就是大凶之卦。只有天地之气相交,万物才能生长,世界才会亨通。

天道与人道的关系

天道与既有亲合的一面,也有疏离的一面。老子的《道德经》有言:“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句话非常清楚的说明了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对立是广泛的,而顺应终不相违的,恐怕只有得道的极少部分人才能做到吧。

司马迁在《伯夷列传》里面说:“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最后总结出来:“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说起来,司马前辈犯了一个错误,他所列举的种种都是人道,而非天道,是不能怪到老天头上的。如果举天道的例子,如“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典型损有余的例子,被现在的人理解成枪打出头鸟了,加了人,味就变了)。“道不同,不相与谋”倒很恰当地说出了天道与人道的疏离之处。

王夫之关于天道、人及人道的论述

明清思想家王夫之(1619-1692)后半生40馀年中,著述百馀种,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法律、军事、历史、文学、教育、伦理、文字、天文、历算及至佛道等,尤以哲学研究成就卓著,其主要著作有《周易外传》、《张子正蒙》、《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老子衍》、《庄子通》、《思问录》、《读通鉴论》、《宋论》、《黄书》、《噩梦》、《楚辞通释》、《诗广传》等。清末汇刊成《船山遗书》,凡70种,324卷。 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循天下之公”,“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 。主张选贤使能,“以天下之禄位,公天下之贤者”。在哲学思想上,避朱程“理在气先”、“道在器先”和陆王“心学良知”之说。提出“天下唯器”,“理不先而气不后”的理论,而归于躬行实践,强调知行统一。其诗文亦自成家,于言意、情景、内外等深入研讨,颇富新意。凡此,对近代思想均有重大影响。

王夫之关于天道、人及人道的论证,包含这样的理论逻辑:天道为人立法;反之,人之立法是天道的表现。

前一层意思说明人间法律的形而上的终极来源及其权威性;后一层意思说明天道的实在表现,即无非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内容,当然其中还包括人的认识、体验天道的过程,而且要加上道德批判的意义——以符合天道为前提。在这种互动的体用关系中,凸显出人在天道秩序形成与内容上的主体性。

因此社会关系的主体人就是道的主体,这符合王夫之关于人是自然的主持者、天地之心的说法。进一步拿西方自然法观念来比拟(尽管这种比拟是不太合适的),如果西方法哲学认为自然法是客观存在的,是宇宙自然的自然法,那么王夫之则会认为,天道也是客观的,有其诚、有诚之者,但它是主体的天道,客观地存在于主体之中,明确了这一点,就可以排除西方自然法观念的影响。

这样,道从形而上的抽象范畴,回到形而下的现实社会之中,成为人类自身就具有的并通过人在其行动中,来认识和把握的规范,进而体现为人的立法。

乾坤之法象,人道之纲纪”反过来也可以说,人道纲纪是乾坤法象(即天道)的一种表现。人的主体性在于他能参天道而立法,所谓参天道,不外乎人在天道既诚的情况下,继天道、诚天道而实有其道,并认识此中的种种规律、法则、秩序,进而将此制定为礼乐政刑等等。在现实中人既是法律本身的来源与参照物,又是天道立法的主体。

道在逻辑上绕了一圈,其理论思路也明确起来。表面上看,天道具有主动性,天道生人是以自己为目的,是为了“显天地之妙用”,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道,而人似乎成了道的能动的工具。

但是,这种思路并不能解决,人所制定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等,天道上的本源与本质问题。社会主体既然是人,如果从人的主体性来看天道,那么天道之所以诚,在于人;天道之所以能实诚之,也在于人,人是道的落脚点,“道不虚行,存乎其人。”人如何才能显天道之诚、使天道能实诚之呢?

这就在于人的真性情、道德生活,这种社会生活本身,也是天道之诚、实诚之道。这样来看,天道的目标最终也是人的目标,是为了将人的道德理想生活现实化;不是天道以人为载体与工具,而是人以自身为工具,来实现天道理想。

在这个过程中,天道不能作为一种客观上的对象来理解,礼乐政刑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客观制度的层面之上,而是要提高到天道,以及人的主体意识层面上,将客观的法律制度主体化来理解。天道涵盖礼乐政刑,人的主体意识中涵盖天道,人在现实生活实现天道,整个的理论都是围绕着人来进行的。

为了实现人的道德价值,所以天道健顺有常;为了达成至善生活,所以天道其诚;为了安排社会生活,所以天道转化为礼乐政刑,可以说在本体论、目的论、方法论上,都体现了人的主体性。这种说法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主体认同精神,其中所体现的是一种积极的主体意识。

天道生人,道是气化的法则,人是气化的结果,但天道使人体现其诚,又是如何能实现其诚?主体意识中为何能涵盖天道,并以天道而不是其他,作为自己的行为价值目标呢?

道作为法的权威性本源,人作为法的主体,天道又是如何能成为人的社会规范形式呢?这些问题都在王夫之的人性论中得以解决。

现在提倡双赢的理念,实在是因为人们在经历了战争、分离、消耗、破坏之后深受其害而达成的共识,如果不保护环境,如果不加强合作,恐怕连自身的延续都成问题了,出于人类本身的利益最大化,将视点转向学习“损有馀而补不足”的天道(孰知不是必然呢)。二是人心向背。估计是传统文化的影响,自然率真(老庄)、除强扶弱(墨子)、仁义道德(孔孟),是暗藏在人民心中的是非观念,当人道太离谱的时候,人心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将人道控制在某限度之内,以便平衡和维持下去(很奇怪的是,人心都是向善的,又有伟大的传统做后遁,为什么还会出现与人心归向相返的人道呢?或许真是人性的问题)。三是天道有其无形的力量掌握着人道的走向。因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之一,虽然处于万灵之长的位置上,但也超不出这个界定。人一时的得失成败表现出的是人道的特点,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天道隐含其中,其力量是潜移默化的。比如自然界之中,各物种之间也是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原则,却没有因此防碍天道的运行。

天地自有自己的一套运行规则,凡是广博的,就是好的;凡是深厚的,就是好的;凡是高大的,就是好的;凡是光明的,就是好的;凡是悠远的,就是好的;凡是长久的,就是好的。何为长久?“不息”就是“长久”。生生不息,源源不绝,就是“长久”。“长久”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呢?会出现“徵”的症状。“徵”就是明显,就是显露的意思。一件东西长久存续下来,就会显现出来。显现出来就会出现“悠、远”的情况。“悠、远”之后,事物才会继而向“博、厚”方向发展,“博、厚”才算是“高、明”。所以,你会发现,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有一个先后顺序。“高也、明也”,是最终目的;“博也、厚也”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悠也、久也”,才算是刚刚开始。天地之道在于“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反之则要注意,“窄也、薄也、矮也、暗也、急也、短也”都是不符合天下大道的。大丈夫居于天地之间,要胸怀广阔,胸襟浩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于悠久,立于高明,方是顺道而行,顺应天命。反之,狭隘自私,气量狭小,不能容人,固步自封都只会陷入小格局中,成不了大事。“博、厚、高、明、悠、久”,正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领悟之后,则受用不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717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0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311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17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0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38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57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1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59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65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33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09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4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20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03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9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生存很重要 生存是每个人面临的最大问题,同时生存要求我们要适应社会,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所以想要生存我们就必...
    不嫉妒的段阅读 449评论 0 0
  • 如果让中国男人投票选择中国历史上第一女神的话,估计80%都会写上李清照。但如果读到李大才女那充满愁绪的词作,又不免...
    倚竹观浮云阅读 321评论 0 0
  • 说到游戏这个话题,本菜鸟玩过的项目屈指可数,在仔细想想的话,除了连连看,印象最深的就数那个《开心农场》,全民Tou...
    蓝水心js阅读 705评论 12 39
  • 最近重庆山火的事情让我觉得作者可能本书有最大的漏洞就是制度和文化传承 对比某直辖市,很多问题都能有解答,看书多思考...
    安妮的秘密花园阅读 392评论 0 1
  • 西周风雨谁评说(二) 周武王姬发,前1046~前1043年在位,姬昌的嫡次子,嫡长子是伯邑考。 据记载,伯邑考早年...
    心无所恃阅读 54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