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部题为《TRUST》的影片,心理受到一些冲击,总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下面严重剧透,慎入)
其实,影片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14岁女中学生安妮在网络上结识一名自称查理的男生,两人聊得很投缘。安妮慢慢信赖上网络另一端的查理,并且喜欢上他,即便是查理几次谎报自己的年龄。
然后俩人顺理成章地见面,另她没想到的是,查理竟然是大概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但她的不满很快被查理的花言巧语消解,并且被带到宾馆诱奸。
此事被安妮的好友知晓,然后报了警。安妮的父母接到通知,非常震惊,特别是她的父亲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埋怨女儿,同时想尽办法要找到嫌疑人进行报复。
事件不断扩大,安妮与父亲的关系也出现裂痕。不堪承受巨大压力,安妮寻求自杀,所幸被发现及时挽回生命。
最后,安妮和与父亲和好,但是嫌疑人依旧逍遥法外。
个人觉得,影片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发人深省。
一、对虚拟网络的警惕
网络给我们提供了新的交流渠道,使沟通更便捷、更快速,但是在享受它带来的种种方便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失去警惕之心。有时候,我们不清楚网络的另一端到底是何方神圣,甚至对方是不是人类也未可知(也有可能哦)。而了解对方更是难上加难,因为人际之间的沟通本就不易,虚拟网络使得这难度更是放大。
我们不应以偏概全,认定网络上的人都不可信,但是绝对不能轻信,不能掉以轻心。网络上总是有心怀叵测之徒,意欲欺诈,图谋不轨,或为钱财,或为名利,或者就像查理一样,把目光盯在未成年少女身上。所以,时刻保持警惕,对于网络尤其适合。总之,尽量做到‘’多方核实、长期考验、保持警惕、守住底线‘’。
二、对未成年人心理的关注
影片中的安妮本来是有机会通过与父母的交流,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的。可是,当时他父亲正在忙工作,结果失去了挽救女儿的机会。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父母忙工作,忙生意,忙着赚钱,忽略了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有些人的确是给予了子女物质上的满足,而大多数父母在心理上、精神层面对子女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发挥决定性作用。未成年人在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父母利用自己的阅历、经验,传授子女关于对错、善恶的概念,以及帮助他们识别一些风险,和恶人、坏事之类。只有充分的与子女沟通,了解他们心理的变化,才能保护他们不受伤害。影片中的安妮,恰恰是没能与父母沟通,逐步落入到犯罪分子惊心编织的陷阱里,而且直到类似的案件摆在她面前,才意识到自己被欺骗。
三、信任的悖论
人与人之间应该是相互信任的,然而这或许只是孩子们的一厢情愿。影片中的安妮本来是对整个世界充满信任的,但是经过此次事件后,她的心灵遭受重创,从此之后面对世界必是有所保留的。
必须是要经过挫折才能获得深刻的认识吗?只有这一条路来实现成长吗?这样的代价未免过于残酷。可是,除了接受貌似别无他法,而且越早学会这些道理,以后越能避免伤害。
四、结尾的不寒而栗
影片的结尾,安妮和父亲拥抱在一起,父女决定重建相互之间的信任,以及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本来还算光明的结局,可是我错了。在片花的阶段,有两家人在聚会,其乐融融,然后一个男主人转过头来,面向镜头,是查理。
狡猾、残忍、也许会毁了许多女孩一生的犯罪嫌疑人,像你我的普通邻居一样,过着貌似普通的生活,细思恐极。当然,这样的表达在很多影片中都有体现,如在电影《杀人回忆》的结尾处,小孩告诉宋康昊凶手也回到过案发现场,他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个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而已。
啰嗦这么多,只是想说这部电影不错,如果需要点负能量的话,可以考虑它。
以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