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开创环境教育的新境界
重庆渝北区暨华中学 杨永洪
摘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环境教育要求一种以平等为基础,以合作、参与、自主、个性、民主、开放为特征的教育思想。研究性学习在观念上的平等、开放、民主;在过程中的自主、体验、个性;在形式上的生动、多样、有趣,使其成为最能体现环境教育核心思想的最有效、最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本文以初中理科的环境教育为例,浅析研究性学习在其中的有机运用。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学生;环境教育
Researching Study:Open New Prospec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BY Yang Yonghong
(chognqing Ji Hua Middle School Liang Lu Town Yu bei District Chognqing City 401120)
Abstract:The theme of environmrntal educ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which can be continued. The environmrntal education demands such educational thought as equality, cooperation,particpation,voluntary character,specific character,democratic character and open mind.The researching study in our conception is equal,open—minded,democratic The researching study in the course is voluntary,practical and speific The reserching study in the form is active,varied and interesting They can make the way of teaching that is the the main thought of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ffective and featured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f the scienc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is exampled in this article.So that we can do some reseaech on the use of the reseaeching study in enviromental education.
key words:researching study,student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环境与发展则是当今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1972年在瑞典通过的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和保护地球的《行动计划》,呼吁“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而保护和改善环境,已成为人类的一个紧迫目标”。“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环境教育,早在1983年,当国家宣布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时,全国中小学各科教材中就加强了环境教育的内容。199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各学科教学大纲,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和要求被明确而具体地列入其中,并且注意到环境教育要与德育和国情教育相结合,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内容中。
但由于我国传统教育中诸如“重知识轻方法、重知识轻素质和能力,重应试轻应用,重确定轻反思、重占有轻创新、重名轻实”等历史局限,以及环境教育是一种以平等为基础,以合作、参与、自主、个性、民主、开放为特征的全新教育,使环境教育本身的实践性、参与性、科学性和操作性要求均较高,是对教师的一种新挑战。因此,目前,我国相当多中小学的环境教育在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等方面仍未深入开展、创新突破。于多数学校而言,环境教育还停留在“拓展了教育的功能”,或只是“找到重视学校教育的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层面。显然,这是有悖于素质教育大政方针的实施,有悖于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要求。在今年教育部已将“研究性学习”列入课程计划,全国上下正掀起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热潮的时代背景下,再谈上述观点则是一种不敢面对问题缺乏自信的表现。因为研究性学习在观念上的平等、开放、民主;在过程中的自主、体验、个性;在形式上的生动、多样、有趣,使其成为最能体现环境教育思想的最有效、最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本文以初中理科环境教育为例,谈谈研究性学习在其中的有机运用。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按教育部的课程计划说明和学术界对此的有益探索。一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以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培养目标,以探究学习为基础,体现指导与自主、基础与研究、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指导思想。它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在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学科领域或跨学科领域中选择确定研究专题,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和亲自实践,获取多种直接经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基本特征体现于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它有三个方面的侧重:
(一)研究性学习强调参与和过程:研究性学习要求所有学生都作为“小科学家”参与学习过程,让他们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索活动,从中发现科学结论,而不是将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这些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并更容易被应用到实践之中。
(二)研究性学习强调平等与合作:研究性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学习的成果是学生合作的结果。同时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是学生的朋友、伙伴。因此,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合作的过程,而不是竞争和对立的过程。
(三)研究性学习鼓励创新:在由学生负责决定做什么,怎么做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开展头脑风暴,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思想观点,民主气氛浓厚,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
二、初中理科环境教育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模式
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学科中的环境教育素材很多,且绝大多数都能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我们按理、化、生学科顺序整理如下: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能源及其分类,水能、风能、核能和太阳能的利用,我国小水电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节能的重要性等。
化学: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防治、保护和节约,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氢、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一氧化碳的毒性、污染和汽车尾气的处理,二氧化碳的循环,沼气的制取和利用,甲醇的毒性,合成洗涤剂对水的污染、温室效应、酸雨以及农药的毒性与污染等。
生物与环境教育十分密切,所涉及的课题内容很多,这里仅列举相关知识点: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鱼类资源的保护,青蛙、益鸟的保护和招引;饮食卫生和营养卫生,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吸烟、吸毒的危害,煤气中毒及其预防;人类的传染病及其预防;环境中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破坏生态平衡的恶果;保护动植物资源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控制人口,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等。
根据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性质、目的和环境教育的基本要求,结合初中学生实际,综合整理上海赵才欣的研究成果[1]和安徽夏向东的研究成果[2]后,我们把初中理科环境教育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模式分为“认知型、技术型、应用型、实验观测型和调查分析型”等5种基本模式。
(一)认知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它是指通过研究对象的描述,判断与解释,有关规律的研究,条件的确定,机理原理的探究,影响因素和因果关系的认识等进行学习活动,如煤气中毒与预防等。
(二)技术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其内容包括主要研究条件的控制和实现;装置的设计、制作和改进;方法和手段的研究,操作方案的研究等,例如,合成洗涤剂对水污染的浓度研究等。
(三)应用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它主要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应用方法、应用结果的研究,应用中出现的几种问题的研究来进行学习。如:生活中的几种简单水处理方法研究。
(四)实验观测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它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或科学观测来获取数据进行研究学习,一般可运用于注重定量研究课题。运用此类模式,关键要控制好内外有关条件,真实及时地记录变量,以及确保有一定的数据,使研究性学习建立科学的基础。如:社区水资源污染和噪声污染及其防治等。
(五)调查分析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它主要是在开展比较广泛的社会调查和资料分析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研究,一般可运用于注重社会性问题的研究课题。它主要由两个步骤组成,即先进性调查,再分析调查结果并得出结论,它能较好综合性地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如:调查社区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保护环境的书面建议等。
三、 初中理科环境教育研究性学习的操作步骤
按华东师大第二附中的研究成果[1],结合环境教育的实际,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为:明确问题→决定研究方向(确定课题)→制订方案→组织实践活动→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形成成果→汇报交流。
(一)明确问题。目的是学生在具体情境(或环境)中面临产生或发现问题。它要求学生在设置情境、实地考察、新闻媒体、图片分析、案例研究、角色扮演、戏剧小品等活动中积极思考“为什么我们要研究该问题?我们想要发现什么?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二)决定研究方向。其目的是学生自主预测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结合过去的经验,选取关心的焦点,确定几个可能的研究方向(即选题)。它要求学生通过头脑风暴考虑“该问题的可能原因有哪些?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自己该选取几个为中心来进行研究?”
(三)制定方案。目的是保证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研究。它要求学生在思考解决该问题“需要分成几个组?每个组的任务是什么?如何完成?需要在哪里完成?什么时候完成?为什么完成?”的基础上自己制定研究方案,分组,确定任务和制定时间表。
(四)组织实践活动。该步骤是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根据结论积极参与有关问题的社会决策,在条件适宜的情境下运用自己调查的结论,采取相应的社会行动。具体要求学生带着“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怎么样才能使其他人了解我们的行动?我们怎样才能有助于或影响社区和社会决策,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做什么”等问题参加社会行为实践,参与社区服务活动。
(五)搜集资料。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它要求学生在明确“我们需要哪些信息?在谁哪里,什么地方可搜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参观和实地考察、调查和采访、实验、查阅文献资料、个案追踪分析等活动来获取相关信息。
(六)整理资料。目的是促进学生分析,处理信息,评价信息的有效性。学生获取相关信息后,带着“如何整理获得的信息?可作哪些分类?这些信息的异同点是什么?有什么联系?能得出什么结论”等问题。对信息进行分类,制作图表,分析加工和科学评价。
(七)形成成果:目的是让学生证实或否定预测与假设,包括解释获得的信息,形成并修正判断,证实、抛弃或改变假设与预测。它要求学生在经过“我们得出哪些结论?这与先前的预测是否一致?有哪些证据支持我们?结论预测不一致,我们下一步该如何重新确定研究方案?”的思维活动中形成科研成果,如完成一份报告或撰写一篇论文。
(八)汇报交流:目的是引导学生分析成果,进行思维碰撞,使认识情感得到升华。它要求学生用各种形式表达小组或自己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见解,和他人进行交流,如进行一次角色扮演,开展一场辩论,创作一个故事,举办一场比赛,组织一个展览等。
现在我们以一次环境教育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为例:
1.明确问题:让学生实地考察两路城区居民的垃圾处理情况。
2.决定研究方向:根据环境教育的相关知识,结合渝北区创建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区的实际,确定“垃圾分类处理对策研究”的课题。
3.设计方案:将全班学生做成七个组,由学生自主制定研究方案,确定分工合作任务,制定完成任务时间表,然后按计划,有步骤开展研究。
4.开展实践,搜集资料:一是开展调查,向市民进行问卷:每天垃圾如何处理?你觉得最好的垃圾处理方法是什么?有分类袋装垃圾的习惯吗?二是深入街道,工厂,学校,社区实地考察。三是走访环保、城管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业人员。四是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该阶段研究要组织学生开展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和社区服务、升华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5.整理资料:一是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形成小型调查报告。二是整理归纳实地考察素材,形成小型考察报告。三是梳理走访笔记,形成走访纪要。四是整理所查阅的文献资料,形成专题综述。
6.形成成果:综合前面各种专题性的报告,纪要和综述,形成“垃圾分类处理”等研究报告。
7.汇报交流:学生宣读自己的小论文,介绍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开展民主讨论,或进行一场辩论,从中评选优秀小论文,优秀研实验报告,教师将优秀小论文和优秀报告推荐给有部门参加征文评审,进行表彰鼓励,或推荐给报社发表,让学生品尝实践创新的成功喜悦。
四、在环境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
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是中学教育理论的创新和突破,是环境教育深入开展的指南和保证,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开创了中学环境教育的新境界。研究性学习在环境教育的有机应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对各种促进或阻碍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文件技术和环境等影响力的认识,使他们今后能有效地参与当地、国家、及至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工作。在环境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为:
第一: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关键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因此,在研究学习中,教师的作用要体现为确立教学目标,创设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对学生自主活动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伙伴身份参与学生的调查、发表、分享、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研究中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去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要求为: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应确立整体发展的学生观,树立理性的教师权威观,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与学生的关系,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平等合作,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引导他们对环境教育发生兴趣,并围绕相关问题去观察和思考。这是取得良好环境教育效果的保证。
2.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依靠本门学科就能解答的问题,对教师在知识方面的要求是多学科、综合性的。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丰富,提高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确保掌握较深层次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3.研究性学习需要开放的课堂,因此教师需要有大胆变革处理教材的能力,富有艺术性的指导能力,对教学实践不断进行反思的能力和善于处理现代化信息的能力,特别是教师的组织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如活动材料的投放方式,学生小组的分工配合,对学生提高和指导的时机和方式等等,以保证学生的研究性活动能井然有序地进行。
第二:成功组织学生小组活动是根本
研究性学习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就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此过程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可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从小组协商调研计划,到小组分工合作搜集和整理资料,再到小组研讨澄清认识,得出结论。在这些目标不同内容各异的小组活动中,学生一方面可以学习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使他人采纳自己的主张: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学习如何倾听他人的见解,借鉴他人的观点提高自己的认识。此外,他们还可以尝试以宽容的态度与同伴求同存异,携手合作以实现小组的行动目标,由此可见,能否成功组织开展小组活动,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根本保证。
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成果,有效的小组活动应具备如下特点。。
1.组建同质,组内异质。从小组的构成看,每个小组的4—5个成员在性别、个性特点、家庭和社会经济背景、学业成绩、能力水平等方面需要明显的差异。使每个小组都成为整个班级的缩影,各小组之间力量均衡,便于对各个小组的工作成效进行公正的比较和评价。同时,由于组内各成员子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因此,他们可以有效地展开互助合作,最终促进组内成员在认知、情感、个性和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提高。
2.小组目标的设立。在活动中,小组是一个整体。目标的达成是以小组而不是以每个成员的成就来衡量的。也就是说,只有当小组的其他成员都达了目标时,自己才达到目标。在共同目标的作用下,各组成员结成“利益共同体”: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在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后会积极地去帮助其他学生,而成绩较差、能力较弱的学生则会出于集体荣誉感和自尊心,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学习,以保证自己所在小组不会因为自己失败而失败。
3.个人职责的明确。为了实现小组目标,保证每个组员都能对小组成员有所贡献,小组活动对组内成员作明确的职责分工。在分头搜集资料后,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和处理有关信息;在小组研讨推导结论的过程中也强调每个人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把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得出一个小组的研究结论。
4.均等的成功机会。由于每个小组的构成大体相同,因而学生无论在哪一组,只要自己努力,并有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那么都会有成功的机会。同时,由于是以小组目标实现与否作为衡量各个组员工作成效的标准,因而无论单个组员的背景和能力如何,也都有均等的机会享受成功。
参考文献:
[1] 赵才欣:“关于实施中小学研究型课程的若干思考”《上海教育》2000年6期
[2] 夏向东:“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的思考。”《教育科学》2001年3期;
[3] 华东师大学。“寓创新与探索之中”《上海教育》1999年2月
本文原载《创新学习》(2001年第6期)。离开学校那年,此文发表不久,即有某国家级刊物索刊该文,且明确要求标题及摘要须中英文对照。憨儿自知之明,未予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