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正德二年,唐伯虎借钱在苏州买下一处废弃别墅,名为桃花庵,与续妻沈九娘晚年居住于此。他用卖画的钱在别墅里建造了六如阁、梦墨亭,并种植了满园桃树。每逢春季,桃花盛开,远望如一片红云,美不胜收。
唐伯虎隐居于此时,已先后经历了父母离世,妻、妹亡故以及因科考舞弊案下狱等人生诸多痛苦,有感于《金刚经》中“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等语,与自己的遭遇相契合,所以自号“六如居士”,并写下了这首《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首《桃花庵歌》是唐寅最有名的作品之一,脍炙人口。有人认为这首诗飘逸潇洒,是唐寅一生快活自在的写照;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他消极避世,悲观无奈之余的感情寄托。不管是哪一种,这首诗里溢出的闲情雅致足以让你我倾倒。
起首四行,连用六个“桃花”,由远到近,浓墨重彩,将一个画里神仙陡然呈现在读者面前。安静闲适,恣意风流,倚于桃花树,手提一壶酒,花间独坐,自饮自酌。
事实上,整首诗描绘了两幅场景。一幅是明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只用了“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等十几个字,传神勾勒。另一幅是明朝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描写得比较详细,遍植桃树、卖花换酒、花下饮酒花下眠,半梦半醒,与世无争。两幅画面孰优孰劣,由读者自己体会和评定。
在唐伯虎看来,自己眼下的生活就是桃花仙人的生活,车马权贵视如尘土,酒盏花枝奉为天人。然而此种真义并非人人悟得,君不见“世人笑我忒疯癫”?而“我”,却不以为然。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昔日叱咤风云富贵至极的君王将相,如今身已没,势已落,花与酒都无法奢望,只能任由农夫在自己葬身的土地上耕作。“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一句收束,戛然而止,余味绵绵。
唐伯虎这首《桃花庵歌》,洒脱,不羁。桃花换酒,何等潇洒!然而,唐伯虎的一生却是悲剧的一生。
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立志读书改变命运。他先是考了乡试第一,高中解元。后来又被主考官看中,妥妥的要考上状元,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可是,跟他一同应考的徐经向主考官程敏政送钱,被人告发,连带唐伯虎也被下狱。虽然最后徐经狱中翻供,朝廷没有按科场舞弊判两个人,但两个人还是因为行为不端,被贬为小吏。唐伯虎感到不忿和耻辱,最终没有去上任。
后来唐伯虎被南昌宁王宸濠聘用,却发现宁王有反意,于是装疯回到苏州。从此寄情山水,以作画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