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了一个评论,啊啊啊啊,尝试发出拼音表的第一个字母的四个声调,脑子里陷入卡皮吧啦的沉默,有意思哈。
嗯?它是在说教,2劝导,3好为人师,4建议,5我自己反应过度,6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7评论背后的读者是怎样的思维逻辑 8想起了之前背诵的文学理论,有关文学的定义,9作者️与文本以及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暑热蝉鸣,我吹着我的一个小风扇,用键盘嘲笑自己过于荒谬的想法,关于书写,我一直是糟蹋似的组合与排列,使用一个个的文字,任意的毫无逻辑的发泄着情绪,所写的每个字都是糟糕情绪的外化,我仿佛一个字一个字得丢掉纠缠着我的黑色的部分,哪些长在身体里坏掉的腐败后的产物,这样的产物只能属于自我的反刍,难道有人还会拿着这反刍后的产物当作眼睛的养料吗,太荒谬了不是吗?
忽然想起了林奕含小姐的一个访谈,她说她写房思琪初恋乐园的目的是在拷问文学是否有巧言令色的部分?那么文字是否有修饰部分吗,修饰句子,修饰谋篇布局,然后给它套上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文字是那么的欣欣向荣,像一茬茬碧绿的韭菜。显然我更钟爱阴暗处的苍苔,没有谎言,只有被裁剪过的修饰过后的真,只有简单的没有语法的句子,只有比喻,只有空空的壳子,只有真实的假,万万没有真的伪。那么真去哪里了?
没有真的文字,有什么意义,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追求真,何必看书呢?闭着眼睛数数自己的的生活不就好了,文字生成文本,经历了书写着的一层筛选,读者又因为自己的经历进行二次的筛选,那么现实里的真和文字里的真,以及读者脑子里的真是照了3次镜子。那么还有什么呢? 还剩下什么呢?在这样一个燥热的天里,去吃个大西瓜多好,干嘛写 这些有的没的。
不写了,好想吃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