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我活泼好动,爱交朋友,所以周围经常聚集着一群性格各异的小伙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已经淡忘,只有其中一位伙伴令我印象深刻。我们平日关系很好,整天“厮混”在一起。只不过有一个“毛病”令我很头疼,那就是凡事爱问为什么。“为什么天空会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鸡的头上长着鸡冠子而我们人没有?”、“为什么狗身上长着那么多毛?”……各种“奇葩”问题让我应接不暇,以至于我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十万个为什么”。
因着他这个“毛病”,我天天嫌弃他,后来想起来还觉得头疼脑涨。直到读了《提问的威力》这本书,我恍然大悟,原来爱提问也是一种美好的品质。
从小就从义务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我,养成了一种寻找标准答案的习惯。倘若针对数学、物理等偏理学科,追求标准答案尚且能说的过去,那么在面对语文阅读理解和文章赏析的时候,我仍旧执着于“标准公式”。我的这份执着很大程度上源于授课老师的课堂灌输以及批卷老师的标准。
当年为了应付考试,自己沉浸在其中,并未感觉不妥。然而当我回头审视的时候才发现,这样的做法对于学生本身多角度思考能力的培养并没有什么好处。
《提问的威力》这本书中提到了启发式的提问方式。即在教练自己的教练对象的时候,多问几个“然后呢?”、“还有呢”。通过这种启发式的提问,拓展被教练者的思路。当被教练者实在想不出新点子,教练可以其他角度提示被教练者。示例句子如,“除了和您的爱人商量这件事,有没有一些朋友可以成为您一起讨论的对象?”
这种启发式的提问方式可以应用在文学的学习当中,也能够对数理化的学习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有人想说,这种提问方式太简单,没有技术含量,也只能当做一种文化课学习的辅助方法。
且慢下结论。我敢说,不仅仅针对学习,这种提问或者说思考模式对于每个人的人生选择都大有裨益。
在生活中,很多人喜欢钻牛角尖,他们很多人的口头禅是,“没(其他)办法,我只能这样做。”“我必须这么做,因为……”他们会说一大堆理由证明这唯一的做法是正确的。然而,当这个办法无效的时候,当事人往往陷入困境,不知所措。假设他们在陷入这种单一方法论论调当中时,头脑中多一根弦,多问问自己还有没有其他方式方法,并权衡其中利弊,再做出选择。相信,他们的人生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往大处讲,这种思考模式能够凝聚共识,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包容,促进社会稳定。
《提问的威力》这本书讲到了很多关于如何提问才会更有效果的方法。比如,可视化方法。我们通常认为,若一个人热情消退,想要说服他达成自己的目标,必须逻辑缜密,让他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这样的方法往往事倍功半。他的头脑会变得清楚,但缺乏内在热情和动力。如果我们通过发问的方式帮助对方将意愿清晰化、可视化,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就能够使对方切身体会到实实在在的理想的样子。这样,对方要达成这一目标的内在动力会变得更加强烈。
SMART式目标设定方法也让我印象深刻。所谓SMART式目标设定方法就是用一句话概括奋斗目标和方向。这句话必须符合“具体性(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获得(attainable)”、“相关性(relative)”、“time(时间节点)”等标准。《提问的威力》这本书中提到,每个人在设定目标的时候都需要问自己或者他人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例如,“你具体想要完成的事情是什么?”、“你实现目标的时间期限和各阶段进度确认好了吗?”“实现这个目标是否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何时开始你的计划?……
我们很多人在工作中会遇到这种情况,即自己忙忙碌碌一周,非常努力得地做每一件事,但每件事都做不好,总是拿不到想要的工作成果,自信心逐渐减弱。同时领导也很是恼火,升职加薪遭遇很大障碍。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我们没有很好的管理自己的目标,没有时间节点要求,潜意识中并没有真正关注效果是否达成,仅停留在“做一做”这个层面。
之前在豆瓣读书上看到有评论说,这本书仅仅是教练问题的简单堆积和罗列。我并不认可这个观点。的确,《提问的威力》这本书中提到了很多具体的提问方法,有一些显得较为零碎。但不妨碍我们从这些具体的方法中提炼出更深层次的思想模式和精神。那就是充满好奇心和探索心,不武断下结论;那就是摒弃灌输式的教导模式,转而以启发、引导为主;那就是杜绝杂乱无章,以更加系统、具体化的方式管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提问的威力》书中引用了爱默生的一句名言“我们一直希望能遇到这样的人,籍由他们的启发成为想要的自己。”
我思考的是,假使一直未遇到能够启发我们自己的人,我们是否会跳出思维的窠臼,实现自我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