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的各种课程带领我们一起走在“悟纳合聚成爱”的路上,在这条路上我们调整了思维方向,清理了内在的“烂草莓”,重塑了印迹,学习了高效沟通,对目标达成、时间管理、语言模式进行了系统梳理,知道了如何“身心合一”活在当下,确定了自己的使命和目标,清晰了与外界有效链接的重要性……所以,我认为想做一名导师,不管传承什么课程,都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把自己的大脑升级为“五星级”的丰盛,带着觉知“醒”着活,活出富足、绽放的状态。
第二 ,心怀正念,愿意传播。当我们做一项事业,所产生的快乐感觉,可以盖过疲劳,并长时间存在心中,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营造良好的内部条件,那么我们就真正找到了快乐之源。我想做导师的初衷是看到很多人学习课程后重生了,老师们利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和无私无畏的大能量,将一个个痛苦、烦恼、焦虑、绝望的人拉出泥沼,让他们重见光明,重新回到喜悦、快乐、开心、富足的状态,这是怎样的一种大爱啊!在我看来助人于痛苦、救人于危难的人是伟大的,这种伟大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老师们发出的是助人的善念,得到的是“爱”的助缘,看到周围的人在自己的努力下都能好起来,这是多么有意义、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啊!
第三,勤学苦练、不畏艰难。马老师说:“导师这个称呼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不是站在台上就是导师了,一旦你站在台上,别人以老师称呼你,你要对得起这声称呼。在导师的训练成长路上,要有苦乐中锤炼自己的经历,没这个经历,就会错过很多,就容易走弯路,就难能有内心的感觉心境变化。”导师这条道路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颗乐于付出,乐于奉献的心,更多的是在背后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的付出。我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任何人在台上的光鲜亮丽,都需要台下不断的历练和提升,这条路上不可能全是鲜花和坦途,荆棘和坎坷也将与之并存。好在我们学过快速转念,知道任何事情都是好事情,凡事必有至少三种以上解决办法,这将拓宽我们的思维 ,突破我们的局限性信念,让我们在苦和乐中感受成长的喜悦。
第四,感悟总结、落地实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一定要伴随着自己的感悟、体会、总结、提炼,最后落地实修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学员,学的时候触动很大,感受很深,体会也很多,而回去后不去悟,不去做,再见时又会回到痛苦中,重蹈覆辙。所以,马老师让我们每天坚持练习,是在让我们落地实修,想修建一条新的高速公路,必须天天修、天天走才能看到效果。执行师三阶段我们都学过如何指定目标,把一个个大目标进行分解,变成一个个每天能完成的小目标,一个个小目标的达成,最终大目标也就唾手可得了。所以让我们认真对待每天的作业,它们就是我们的小目标,走过这段跋涉的日子,再回首时,已发现自己今非昔比。
第五,谦和感恩,有使命、有担当、有格局。做一名导师,要有使命、有担当、有格局,并时时心怀感恩。“数算恩典”会让我们内心越来越柔软、越来越充裕、越来越富足;“担当”是一种责任,既然选择就要负责任,正如马老师所说,我们要对每一个生命负责;“格局”意味着一种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有多大的胸怀,就有多大的成就,当一名合格的导师就要把自己的眼光放远,胸怀放大。记得在上马老师的生命能量课程时,我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我是阳光、积极、有价值,造福更多人的人!这个使命让我的眼界变远、胸怀变宽、格局变大,给了我很多能量。我将带着这个使命义无反顾地走在传承的路上,把这份光、热和爱传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