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移动通信技术背景下,移动互联网、智能技术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共同驱动,将实现人物之间、物物之间的万物互联和智能互联。人工智能将呈现出人机协同、跨界融合、深度学习、自主操控等特征,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注入新动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正以崭新的思路和新兴的技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智慧党建,即将传统的党建工作进行智慧化、信息化的技术升级,形成一个具有感知化和互联化的党建系统。
(一)“5G+人工智能+大数据”实现党建信息的精准化
在智慧党建中,“5G+人工智能+大数据”会发挥引领作用。具体效能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总体样本分析。大数据在统计学中称总体样本,智能分析借助于大数据将对所有党员的行动轨迹进行全挖掘、全记录,清晰可见党员群体的共性细节和共性特征,智能生成党员日常生活中的全样本风貌。二是差异化描述。大数据能够对每个党员的行为数据进行精准记录与分析,促进人机协同,其强大的筛选功能,将分层分类对党员个体在特定环境下行为的数据进行呈现,有助于把握个体差异,对个体特征精准画像。三是预测性分析。基于数据挖掘,建立数据关联,建构数据模型,能科学研判社会事件的发展态势,把握社会群体性行为的发展方向,掌握党员群体行为的宏观规律,提升党建的前瞻性、预测力、预判力。四是可视化分析。“5G+人工智能+大数据”协同作战,5G在云端和终端间衔接、配合和互补,为人工智能提供通信基础设施支撑,运用大数据跨界融合党员学习教育、党员管理、党员服务等源头多样、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海量信息,并转化为直观可视的数据,为新时代的党建工作提供精确的量化分析。
(二)“5G+人工智能+物联网”促使党建环境的智能化
“5G+人工智能+物联网”在智慧党建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其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改善党的理论知识传递的客观教育环境。比如,通过纳米技术和智能技术,改善党建理论知识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实现党建教育对象之间、人机之间的交互,增强学习和知识场景体验,为党的理论知识的教育普及提供智能化空间。二是优化虚拟空间的党建知识学习环境。利用传感器技术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等元素,构建智慧党建虚拟学习平台,打破现有的地域框架和时间限制,随时调整党建知识结构,支持党员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和泛在化学习等,满足党员个体对党的理论知识、政策方针、形势时局等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三是完善党建过程中的管理环境。将基层党组织中的直线垂直型管理转向为扁平化和泛化管理。如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口袋党员”的组织回归,利用传感器技术实现党员历史档案的数字化追踪等,颠覆传统的管理服务模式,助力党建效率和质量的全方位提升。
(三)“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实现党员教育场景的情景化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一项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综合集成技术。它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通过适当装置使人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业界将虚拟现实技术通常分为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三类。VR是模拟的虚拟场景,把人的视觉和意识带入一个虚拟的世界,人在其中所看到的一切全是假象。VR本质上是一种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AR是虚实结合技术,把数字化信息和真实世界融合,能区分虚拟和真实的物体。MR是无缝对接虚拟现实而产生的新可视化环境,在新环境内物理和数字对象共存并实时互动,它合并后的虚拟和真实物体很难被肉眼区分。
“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在党员教育领域具体运用中,VR技术可以提供传统教育难以实现的场景,模拟不受时空限制,可零距离反复获得真实体验感知;AR技术通过移动云教室结合VR和MR,建立一种合作学习的新方式;MR显示效果可使虚拟场景更加逼真,但其单独使用并不能增强学习体验,必须与AR结合。5G是低时延的原生平台,快于4G10倍以上的传输速度,可有效解决学习者使用可穿戴设备时产生的晕眩感受,能够使党员群众在学习党史或党的理论知识时获得身临其境的感知体验。比如,在对党员进行嘉兴南湖的“红船精神”教育中,虚拟现实技术可在党史学习者的面前再现1921年在嘉兴南湖的一条画舫船上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时的历史场景,用情景再现的视觉表达方式使得学习者对这段历史产生无法磨灭的记忆。此外“5G+人工智能+”赋能的虚拟现实技术,也具有了解党员的特殊学习需求与学习能力的功能,并不断为其提供所需信息,还具有助力党的知识传授者获取和反馈每个学习者的数据信息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