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重点词在我和药神上。其实中国历史上没有什么药神,但是却有关于药的,而且很神的人,比如《神农本草经》来源者,中华民族的老祖宗之一,神农;还有《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还有《肘后救急方》的作者孙思邈,还有佛学里崇尚的药师菩萨,其实从中医药发展的历史上来讲,这几位都可以称之为“药神”。但是在当今世界,西药已经基本占领了临床。但是,在我看来还是没有人可以称之为药神,因为西药本身是通过很多人不断试验得来的产物,是客观存在的化学物体,没有办法以“神”论之。
所以《我不是药神》上映的时候,我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为什么呢?再听听这名字“我不是药神”,怎么听怎么像开玩笑。加上之前看过《人在囧途》,还有《港囧》,都是喜剧风格,所以我索性就错过了。
12月21日,考研的前一天,学不进去了,爱奇艺还是会员,就看了。
可是,电影看完我就后悔了,一天都高兴不起来。《悲伤逆流成河》只是悲伤和遗憾,《我不是药神》是大喜大悲,来自生死之间的压力。
其实这部片子很像《辛德勒的名单》,都是一个普通人在跟这世界偶有的不公在争斗,都是被生命的脆弱和强大震惊之后,选择了改变自己的目标和想法。辛德勒是因为战争,看见犹太人的工资低,工作效率高,所以才用尽方法,将有可能进入集中营的犹太人换出来,在看到鲜活的红衣小女孩明明逃脱却依旧避免不了死亡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还可以做的更多。程勇在遭遇婚变,欠房租,父亲重病,才意识到“来访者”吕收益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之后,还算顺利,找到了“患儿妈妈”思慧,“牧师”老刘,“流浪的孩子”程浩,一大盘买卖开始了。再之后,闻及法律对卖“假药”的处罚之中,他退缩了,让出代理权,解散团队,干起了正经买卖。看到旧友因为断药自杀,感叹生命的脆弱,再一次开始贩卖“救命”的假药。
其实我挺喜欢程勇这个角色,这人看着就是一金钱至上的普通商人,一个“食色性也”的普通男人,但是后面的发展,让我对这个人更多一分敬意,程浩抢了药,程勇闻讯找到了这个“流浪的孩子”,看到了全家福,看到了这个孩子把药都分给了别人,一句脱口而出的“多久没回家了?”我猜此时他的心已经软了吧。还有,在夜店经理要带走思慧去跳舞的时候,他砸下了重金去戏弄那位经理去给思慧出气,也是因为面子吧,但是看见思慧看着那位经理跳舞的眼神,很复杂,我觉得他真的是帮了她一把。
电影中的瑞士医药公司,真的是所有争论的焦点。那位由李乃文扮演的医药代表真是入木三分,他往那一站,你立马就会读到“老子公司药价就是贵啊,你能拿我怎么着,有种别吃啊!”活脱脱就是文明的流氓。但是,这种情况在一段时期里并非偶然。比如,我刚刚进入医院实习的时候,干的都是取药一类的杂活。最惊讶的一件事就是一支抗癌用的止痛药居然要1000多元一支,而这种药,一天不止需要用一次。我就惊了,果然:生命就是金钱啊!之后,进入传染病医院,眼睁睁的看着肺结核病人,肝病病人后期需要用昂贵的止血药,一天200cc的血浆来维持生命,但是到了最后生命还是留不住。越是这种时候,我的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
世间除了生死,其余皆是闲事。记住这句话是在电视剧《急诊室故事》当中,从几个急救医生嘴里说出来,显得这句话更为现实,更为厚重。对于他们来讲,只要留住一条命比什么重要。吕收益死的时候,这种感受尤为强烈。他是一个爸爸,一个丈夫,他要挺起一个家,所以他不能到下,所以他挖空心思去寻找生的办法。可是他还是自杀了,因为没有药了,他没办法了。我想只要他活着,只要有一条命在,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就是支柱。还有程浩,一个孩子,电影里并没有介绍他何时得病,何时从家里跑出来,我想他的生命力真的足够强大。可是他死了,在剃了黄色头发准备回家的时候死了。没有切肤之痛,何来感同身受。所以,程勇在程浩走之后,选择了把格列宁买的更远,让更多人可以活下去。其实啊,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就有机会活下去,看见等在故乡的父母。
警察,在电影中也是有意思的角色。周一围扮演的曹斌是个尴尬的角色,左手是警察的职责,要维护社会的公平;右手是平民百姓的命脉,会生病,要吃药,要活命。我注意到弹幕里有指责公安局长的,但是细想就知道局长的话有深意,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剩下的事,要交给法院,要相信法律。格列宁的生产公司定价这么高还要诉讼别人,简直“自作孽,不可活”。所以虽然程勇被抓,但是”格列宁事件“也会随之浮出水面,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看病贵,吃药难的问题也会随之解决,所以面对这类事情还是要面对,要做好全部自己该做的事情,相信事情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我很喜欢程勇在法庭说的最后一句话,并以此作为文章的结语
“我相信事情总会越来越好的,并期待着这一天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