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五
汉纪四十七
公元164年——公元166年
共3年
孝桓皇帝中
延熹七年(公元164年)
1、
春,二月丙戌(xu)日,(二月无此日。)邟乡忠侯黄琼薨逝,葬礼时,四方远近名士前来吊丧的,有六七千人。
当初,黄琼在家设私塾,徐穉(zhi)师从于他,论义问道,到了黄琼富贵之后,徐穉就不再和他来往。这时,徐穉前来吊丧,用酒浇地,哀哭而去。众人都不知道他是谁。诸名士推问丧宰(葬礼主持人),丧宰说:“之前来了一个书生,穿得很朴素,哭得很哀痛,不记得他的名字了。”众人说:“一定是徐穉!”于是推选一个能言善道的,陈留人茅容,轻骑去追,在半路上追到徐穉。茅容沽酒买肉,请徐穉吃饭,问他对国家大事有什么看法,徐穉则默不作声;问题种庄稼的事,则从容作答。
茅容回来,把前后经过告知众人,有人说:“孔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徐穉这也是失人了么?”太原人郭泰说:“不是的。徐穉为人,清洁高廉,饥饿时没人可以可以请他吃东西,寒冷时没人可以给他衣服穿,但他却接受茅容的宴请,喝酒吃肉,这是因为他知道茅容是贤德之人。而他之所以不谈国事,是他的智可及,而愚不可及!”
华杉曰:
这里儒生们谈话,两处引用《论语》。
第一句,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说:可以跟他交谈的,却没有与他交谈,这就错失了这人!不该跟他说话,或者不该跟他说的话,却跟他说了,这就是失言。君子既不错过一个该交谈的人,也不会说错一句话!
那位儒生引用这句,意思是说徐穉错失了茅容这个人,因为没有跟他说真心话。郭泰则说,徐穉并非不识茅容,而是“愚不可及”,这也出自《论语》: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啊,国家政治清明,他就出来做官,发挥他的智慧,建功立业。国家政治黑暗,他就假装愚笨,什么也不干。他的智慧,别人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所以,愚不可及,并不是说一个人愚蠢,而是能憋住自己的聪明,保护自己的安全,这个是非常非常难做到的,因为人性的弱点,都是“身怀利器,杀心自起”,他如果聪明睿智,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看得明明白白,那就要逞一语之快。满腹经纶,却能憋住不说,那就是“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
(以下正文)
郭泰博学,善谈论,初到洛阳时,还默默无闻。陈留人符融,和郭泰见了一次,大为嗟叹,将他介绍给河南尹李膺。李膺与他相见之后,说:“我见过的士人多了,没有一个赶得上郭泰的,他的聪明智慧,见识通达,情趣高雅,周密博学,今日中国,还找不出第二个!”于是与他成为好友。郭泰顿时名震京师,后来回归家乡,衣冠之士送行到黄河岸边的,有数千辆车之多。李膺与郭泰上船,送他过河,众宾在岸边目送,就跟看神仙远去一样。
郭泰性情明达,能知人,喜欢周游郡国,勉励士人进取。茅容当时四十余岁,在地里干农活,与农夫们一起在大树下避雨,其他人都蹲坐着,只有茅容正襟危坐,神色恭谨。郭泰看见,大为惊异,就上前请求能到他家借宿一晚。第二天,茅容杀鸡做饭,郭泰以为一定是招待自己的。结果,茅容将那只鸡一半给自己母亲,另一半储存起来。自己再做了蔬菜和郭泰一起吃。郭泰说:“您真是贤德啊!远超常人!我尚且会减少对父母的供养,分一些给客人吃。而您却能做到如此地步,您就是我要交的朋友!”郭泰恭敬地起身,向茅容作揖行礼,劝他读书学习,茅容成就为一位盛德之人。
华杉曰:
《大学》说:“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道先后次序,就接近大道了。这句话可以说是儒家所有思想的基本原理,就是先后次序。先后次序,就是选择的原则,决策的原则。但是,确立原则并不难,难的是始终按原则去做。要始终按原则去做,就要对事物运行的原理有深刻透彻的理解,这才能知行合一。
家人和朋友,谁先谁后?没有一个人会说朋友在先,但是,在实际选择的时候,往往就会去应酬一个莫名其妙的朋友,而不回家吃饭。你说是为了工作吗?也没什么工作,就是盲目的应酬。甚至自己也不想去,只不过是人家来约,就不好意思拒绝。就算是要拒绝,也是找一些其他理由借口,不能明明白白的说:“不好意思,今天我要回家吃饭。”
茅容明明白白的杀了鸡,却只给母亲吃,不给客人吃,而且没有任何一点不好意思,也不解释,这就是正大光明。所以,郭泰一定要和他交朋友,这样的人,没有一点虚假,没有一处不明白,绝对靠谱啊!
这几段讲当时的名士逸闻,都是儒家价值观。
(以下正文)
锯鹿人孟敏,客居太原,走在路上,手里拿的瓦罐不小心掉地上摔碎了。孟敏看都不看一眼,扬长而去。郭泰正好撞见,问他缘故,他说:“那瓦罐已经破了,看它有什么用呢?”郭泰认为他能决断,与他交谈,了解了他的品德性格,劝勉他游学,于是成为一代名士。
陈留人申屠蟠(pan),家贫,给人做漆工;鄢陵人庾乘,少年时在县衙做门卫;郭泰发现了他们的才气,之后都成为名士。其他由郭泰发掘,出自屠夫、酒贩、士兵,因郭泰勉励提携而成名的人,非常多。
陈国少年魏昭请求郭泰说:“叫经书的老师容易找,教做人的老师则很难遇到,我希望能在您的左右,做一些洒扫服务的事!”郭泰允许。郭泰曾经身体不适,命魏昭煮粥。粥煮好了,魏昭送上来。郭泰呵斥他说:“为长者做粥,不加意敬,敷衍了事,煮成这样,怎么能吃!”连碗带粥,掷之于地。魏昭重新煮了粥,再送上来,郭泰还是不满意,呵斥他。这样搞了三回,魏昭神色不变。郭泰说:“我之前见了你的面,从今往后,我知道了你的心!”于是与他以朋友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