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题神器,确实会拿来抄作业答案。”访谈中的高中女生认真地说道。
“晚自习的时候,大家也会攀比做作业的速度。有的人一节课就把作业做完了,会说话聊天,那个意思就是你们都这么慢。我们没做完的话,压力很大。这时候会偷偷用手机拍题下来,尽快把作业进度赶上。我宁愿回家再重新复习,也不想在班上慢吞吞地做。”
至于回家是否真会去重做,这可不好说,毕竟到家已是晚上10点多了。这个女生还是成绩稍微靠前的,有成绩靠后的同学声称用某拍题软件自学,也表示作业都会做了,几次考试观察下来几乎完全无法答对。
作为产品调研的一部分,我们花了一年时间深入跟踪样本班级的学习生活,这次访谈只是整个观察过程的一小部分,也无法代表所有学生。不过,许多故事与经历是有共性的。真实接触到这些十几岁小孩的时候,听到一些有趣的故事,很多被岁月冲刷遗忘的生活常识又涌上心头。
1、分数重要吗?
社会的主旋律正在变化,“唯金牌论”被批斗,价值观多元化成了新的政治正确。游戏玩得好也能行行出状元。甚至有的家长对我说,“只要他过得开心就好”。对于应试分数,00后也是无所谓吗?
我们曾对几个班级做了“梦想测试”,5分钟写20个最想达成的愿望,调查大家的潜意识里认为什么是重要的,看看中学生们是否真的在学业上很颓废,是否真的认为学习不是第一目标,他们的主要关注点是什么?五花八门的梦想经过分类后,按出现频率排序如下:
成绩 > 人际 > 爱好(动漫、篮球、游戏、cosplay)> 外表(减肥长高不近视)> 娱乐(旅游美食、追书追番、蹦极登山) > 技能(乐器、舞蹈、写作、摄影、书法)> 自我(自信、外向、治好拖延症、记忆力、理解力、健康)
成绩依然是第一位的,是当代学生自我评价的第一标准,和我们那个年代并没有太多区别。
2、学习能够自动自发吗?
既然内心也看重成绩,那么学习肯定能够自动自发吧?长期脱离基础教育的我们,很容易有这种先入为主的判断,毕竟大家都是经历过考级考研考职业证书洗礼的人,我们的一腔热情会转化成具体的行动,长期坚持下去。
中小学却不是这样,更多地受到周围氛围的影响。学生的自我意志并没有想象中强大,尤其是落后的学生。我看到了一些同学不断定下的豪迈计划,以及几个月来一次又一次的违背自我承诺。越是想通过努力一把迅速翻身的同学,越是陷入三分钟热情的泥沼中,用功几天然后放弃,直到受到下一次考试的刺激。
好学生则读得顺风顺水,计划与执行都相对到位。最可贵的是小圈子内形成追赶文化,有个女生说她们宿舍大多自我锻炼,形成中午不睡觉去温习的能力,没“修炼”成这种神功的舍友就骂她们“偷学狗”。这所学校是本地最好的中学,很多方面的氛围与调研的其它中学有所不同。
学习是反人性行为,逆水行舟非常困难。两种情况衡量下来,似乎周围环境的影响更甚于个人的主观热情。班级是一个小生态,领先的学生们会对落后的学生们构成“顶端优势”,自然而然地发展下去很容易两极分化,这是很多班主任的切身体会。
3、智能手机是利还是弊?
如今的在线教育项目,智能手机是基本的硬件基础。不过,手机对分数提高究竟是利是弊呢?
有次晚上的周测试,教务处老师趴着窗从教室后面偷偷监视考场。整个年段扫过去,每个班级都有学生在用手机作弊。听到这个消息,老班主任马上联想到一些家长的反馈:“其实我的孩子蛮聪明的。平时小考成绩都不错,一到大考成绩就发挥失常,应该是心态不好。”
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已经是每个人的标准配置。对于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还不会使用就OUT了。很多学校是禁止带手机的,包括我们观察的学校也是,可实际上绝大部分学生都拥有手机,老师也不敢随便搜身。禁令越来越难维持了。
对于手机,家长觉得有通话功能就够了,但在学生眼中摆弄一部老人机或者键盘机十分丢脸。“她宁愿不要手机也不肯用老人机。”一个家长这么说道。她给女儿买了OPPO手机,一个学期下来成绩下滑严重,又被班主任在群里点名警告,所以把女儿的手机没收了。
我们以为学生成绩下降是因为玩手游,实际不是这样。他们最频繁的应用是——聊天。上课聊天(开小差),做作业时聊天(还可以传答案抄作业),睡前聊天(第二天犯困)。移动互联网能够弥合时间与空间的鸿沟,不少项目想借此把一线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导向三四线城市。可是人性决定了十几岁少男少女最热衷不是自我教育,而是扎堆聊天:在自己的小圈子内无忧无虑地插科打诨。世界是平的,智能手机让大家能随时随地聚在一起,目的却不是学习。
家长也展开过自己的反侦察行动。“我有偷偷看他的手机QQ群里面的聊天记录。”一个高一家长说,“他说自己亏了,太老实了。上课前真的把手机交上去了。别的同学没交,上课继续在用手机。”
4、智商重要,还是情商重要?
那么,同样拥有智能手机,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好,有的学生成绩差呢?难道跟智商有关系?
我们以模拟公务员考试的名义,偷偷对样本班级全班做了智商测试。排序下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平时成绩最好的前三名的学生,智商水平分别属于全班的下游、中游和上游水平。其中成绩最好的学生(简称A同学),同时也是全年段最优秀的尖子生,智商分数是班级的倒数十名以内。
结合其它同学的数据分析,智商与成绩表现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那么好学生,究竟好在哪里呢?也有一个共性:好的学习策略,自我规划与执行的能力。
A同学是最典型的例子。他有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从初中一直延续到现在高中,并且能够长期坚持执行。每天的时段规划出来以后,会持续记录实际的完成情况,每周对各科进度自我回顾,还对下周提出改进思路。看到他的学习计划,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家小公司的经营分析。
计划、执行、战胜拖延症,依然是很多成人学习者面临的困难,一些早慧的孩子则从小就习惯了这种学习节奏。观察了几个成绩拔尖的同学,不一定都有如此详尽的计划,但多多少少都有运用一些时间管理方法(他们的学习进度超过上课进度,也更需要自我规划)。只要每天比周围同学多一点点进步,就会逐渐积累成就感,从而继续下去,积跬步、至千里。习惯培养的周期很长,和家庭的关系很大,需要半年甚至一年。同时,好的校风与学风,也能让可塑性极强的中学生们进入长期奋斗模式。
斯坦福大学的“棉花糖实验”已经证明了自控力的作用:能够主动延迟满足感的低龄小孩,未来的发展更为成功。我们在学校的观察也印证了这一点。十几岁的孩子们实际上更倾向于游戏、玩乐、恋爱、浅尝辄止,他们更渴望分数而非学习本身,艰苦的学业过程并不符合人的天性。可是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想脱颖而出就需要战胜自己的本性,锻炼出更可贵的能力。哪怕中学毕业以后,时间管理、挫折应对、坚持不懈,依然是非常有价值的个人品质。
5、随想
“不能提分的考试培训都是耍流氓。”有篇文章里提过这么句话,讲出了所有中学家长的心理话。(虽然文章说的是留学培训)
让我困惑的是,哪有这种速成的培训呢?好学生素质,很大程度上是家庭从小培育起来的。家长的沟通方式、家里的做事习惯、言传身教。运气好的话,正好遇到一些良师益友。周围的朋友氛围够好,他们的成绩不能太高到打击自信,又不会差得太远,彼此探讨有话可说。在班级的成绩生态圈中处于中上层,能踩着后进同学的名次巩固自信。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有人可倾述,能得到靠谱的鼓励。对教育信息化来说,除了文字图片信息,也需要成本更加高昂的面对面的真人互动。
互联网的大连接、大数据能够实现分层次的匹配,至于怎么对接到位、怎么自然融入真实的学习环境、怎么以数年的周期来长期跟踪与培养一个独立的人,这需要理论、技术与商业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有些时髦的文章仅仅停留在打倒应试教育的无政府主义舆论状态,提供不了任何答案。
真正理想的教育,可以试想一个场景:
学生在晚自习的时候,时不时与老师或某个朋友探讨问答,声音完全不会影响到别的同学。他做的题目能够立即被判定对错,反复多次未能解出的题目,眼前自然浮现了简要的提示,去参看教科书哪页哪个例题。两节课以后,学习效率与能力提高的统计图表显示,他又自我提升了多少,甚至有个私人教练专门找他谈了一会儿个人训练状态,顺便对未来的时间规划做出动态调整。放学后,他摘下自己的Google眼镜,瞬间还原回自己的卧室,舒服地洗刷休息去了。
很多产品已经或多或少实现了其中的某几项功能,只是不太成熟而已,还在现实中磕磕碰碰。我对未来持乐观态度:毕竟失败是成功之母,随着时间推移,大浪淘沙,总有一天会诞生这种令人大吃一惊的科幻级产品。
那时候,拍题神器就不会被用来抄作业答案了吧。
(本文首发芥末堆,图嘛,也是芥末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