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了陈序老师M43班的《五维教练领导力》 课程,2天一夜的课程,干货满满,非常的烧脑,颠覆了我很多之前的信念和认知。
其中教练对人的看法最具有颠覆性,你如何看对方,就决定了后续的沟通方向。比如你认为对方是优秀的,那么你会不断的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来佐证自己的判断,对方也会因为被欣赏,从而激发积极的行为和反应。如果你认为对方是差劲的,那么就会不断的看到对方身上的缺点和问题,而优点会往往被你视而不见,最终引发对方的负面情绪,导致对抗性的行为。
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说明了这个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而实际上这些人其实和其他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完全是随机选出来的。
因此,懂得欣赏别人,认可别人,发现别人身上的卓越性,实际上是激励别人的一个核心的点。教练技术就是一种绝对的欣赏和激励艺术。在整个课程里,本质上学习的都是通过欣赏和激式的教练技术,影响他人如何产生高绩效的有效方法。
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潜意识的信念往往是:
你这样做是愚蠢的;
你这样做是错误的;
我有更好的做法;
你应该按照我的建议来做。
这些信念其实都指向的是:人不是OK,人是没有能力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的,我可以帮你做最好的选择。当对方没有听自己建议的时候,往往还会有挫败感。
当时听了课这部分的内容,很有冲击,但是真正彻底接受认同这个理念,还是在发生了几件事情之后。
前一段时间,一个很好的朋友来找我倾诉。 他新加入了一家公司,里面的氛围让他非常的不适应,同时还遇到了一个非常奇葩的领导,让他三观尽毁。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他感觉特别的压抑,觉得自己要崩溃了,想要和我探讨一下。
事情是这样的。
这家公司虽然是一家地方性的民营企业,但是却有着典型的国企的毛病。公司里面关系盘根错节,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户存在,这些人基本是不怎么干活的,也是很难管理的。偏偏他所在部门的领导也是外面空降过来的,在这家公司没有基础,在公司没有什么话语权。不仅部门的一些老员工不给这个领导面子,在和其它部门的沟通中也是完全处于被动的局面。
再说一下他们部门的情况,他们是市场部,负责产品推广。部门10来个人,真正干活的就3个人。一个是技术专家,一个是文员,还有一个就是他自己,其他人都是关系户。自从他进入公司之后,在短短的3个月内,他居然成为了部门所有项目的项目经理,所有的项目都要他牵头。因为他的领导搞不定其它人,觉得他能干,其它人都不能把事情像他一样的做得放心,于是渐渐的事情都到了他的头上。 他同时还负责部门的商务工作,只要涉及到商务的,别人一句话“商务的我不会啊”,事情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导致的结果就是每天工作一大堆,各种各样的加班。 最让他痛苦的就是,他本身胃不好,需要按点吃饭,不然就胃痛。而他的领导就喜欢快要下班的时候开会,然后一开就几个小时,不让大家吃饭,他特别的郁闷,感觉身体要垮了。
和我一堆诉苦之后,我问他:“领导把所有的事情让你做,你有拒绝吗?”
他回答:“我有拒绝,但是我这个领导,他完全不听,他只要想做的事情,就会想各种办法让你接受。”
我继续开始我的一通建议:“那你是不是拒绝的不够坚决呢?” 比如你可以在这件事情上应该这样拒绝,另外那件事情上这么拒绝,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堆。
结果说到最后,他本来已经稍微平息下来的情绪又起来,感觉自己特别的委屈。他说: “你这样说让我自己感到自己特别的没有用。工作上没有做好全部都是我自己的错,都是因为没有拒绝别人才导致的。你怎么知道我没有拒绝呢,我已经拒绝了,但是有些事情我就是拒绝不了,现在我又不能和领导翻脸。” 说到最后哭了起来。
这个事情给我的震撼很大的,我一直以为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对方建议是为了对方好,结果在对方听来居然是这样一种感受。这种感受就是自己不行,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虽然每一句话都是建议,但是在对方听来,每一句话都是批评。
这也是教练的一个重要理念,尽量不要随便给对方建议,要相信对方是有资源可以自己解决问题,给于对方支持、鼓励并推动对方产生新的行动就可以了。
学过5维的同学一定还记得老师在讲教练起源的时候,讲到天高威在教胖胖的妇女学打网球的时候她是如何激励对方的。
他没有说:“打网球可以让你苗条”。因为这其实是在告诉对方你现在很胖。
她也没有说:“打网球可以让你更有魅力”。如果这样说其实是告诉对方,你现在魅力不够。
她更没有说:“打网球可以让你更加的健康”,言下之意是你现在是不健康的。
天高威只是对旁边的记者说:“我相信她可以学会打网球。”只是简单的相信对方,并加以一些适当的训练,对方就真的在短时间学会了。
习惯给对方建议,这也许是人的一种本能,几乎每个人都在这么做。但是呢,教练不建议随便给别人建议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思维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坑,给别人建议的时候,我们往往可能是在给对方挖坑。
我有一段时间曾经陷入职业的迷茫期,然后我就咨询一位我身边的前辈,这位前辈人是非常优秀的,讲课讲的非常好,我听过她的课,人品也很好。
当时我的职业选择有3个: 1.转型做企业的培训负责人 2.商业培训师 3.自主创业。我说了我的职业选项之后,直接就被这位前辈无情的否决了。
针对企业的培训负责人,她是这么说的:“企业的培训负责人就不要想了,太难了。我已经投了很多的简历,基本上没有什么反馈,这个岗位需求太少了,想要转型太难了。你知道我的前领导吗?他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培训负责人,资历和能力都很不错,但是他离职之后呢,只是去了一个小城市的做了一个小公司的培训负责人,非常的不容易。”
针对自主创业,她是这么说的:“ 自主创业这个事情呢,想想是可以的,不要多想。最主要的是要找到客户,只要你有客户,不管什么样的课程,我都可以找到给你。你创啥业呢?”
针对商业培训师,她是这么说的:“商业讲师竞争比较激烈,对人的要求很高。你要慎重,不过可以试试。”
经过这次交谈之后,大家觉得有没有给我什么帮助呢?并没有,反而让我的状况更加的糟糕了,因为我觉得更加迷茫了,更加的受到打击,感觉可以做的选择更加的少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再次遇到这位前辈,她告诉我她已经离职了,去了一家很有前景的公司做培训负责人。她告诉我,这段时间运气超好,一下子有3家公司给了她offer,第一家公司是做商业培训的签约讲师,签的价格很不错的。第二家公司是做培训负责人,未来的平台很大,收入也可以;还有一家是初创型的企业,双重身份,一方面可以做培训负责人,一方面可以对外授课。但是综合考虑她选择了第二家。
然后她告诉我,她计划打造一个自己的版权课程,未来基于版权课程成立一家公司,给有志于从事培训的小伙伴赋能,问我有没有兴趣一起。
同时她还鼓励我,其实培训负责人,外面也是有很多机会的,让我自己多留意一下。
她同时也告诉我,前面一段时间,她经历了人生一段比较压抑的时光,虽然早就有职业转型的想法,但是一直没有遇到好的机会,所以一度非常受打击。
大家发现没有,我在不同的时间遇到她,她给我了完全不同的建议。
做培训负责人这个选项,她以前觉得这个事情太难了,不要去尝试;现在呢,觉得机会多多,非常值得尝试。
尝试创业这个选项,她以前觉得创业这个事情不靠谱,不要瞎折腾;现在呢,居然邀请我一起去和她折腾了。
前后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区别在于第一次遇到她的时候,她是在坑里,结果呢,也把我往坑里带。 第二次遇到她的时候呢,她已经跳出了这个坑,结果呢,也把我带出了之前挖的坑。
这样我们就理解了,为啥不能随便给别人建议。 一个方面是因为我们认为的建议在别人看来可能是批评; 另外一个方面,因为每个人的建议都带有极强的主观性,都和特定的时空相关。一不小心就会把对方带到坑里,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以为自己是帮了别人,在沾沾自喜,实际上可能对方会一直在坑里出不来。
所以呢教练鼓励的是内求,而非外求,自己探寻答案就是内求,别人给建议就是外求。我理解了教练的理念:人都具备各种优秀特质的,同时也是有资源有能力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的,可以为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我们可以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看到对方的优秀、激发对方,鼓励对方,去除对方的干扰,让对方看到自己内在的优秀,从而为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