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初四,年过完了,法定假期也只剩两天了。
这个春节,你怎么过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法,
打开朋友圈:有在单位奉献的、有回老家团圆的、有上山执勤的、有外出游玩的;
年夜饭有传统在家自给自足的、有省事去饭店吃现成的、有新潮在酒吧嗨翻人生的、还有毫无仪式感正常度过的......
无论怎么过,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这个年,我就少了很多纠结
没有纠结去哪里过,带着产品直接回的“专卖店”,看看提前回来能给退货或免费升级成plus版吧,实在不行,给安装些贤妻良母APP也是极好的;
没有纠结买不买鞭炮,因为直接通知不让放了;
没有纠结早睡会不会耽误看春晚,因为初一开始每天要重播N多遍;
没有纠结串门拜年问题,因为这里除了家人没人认识我。
但圈里还有人在纠结一些事情,在这里我想给你一些参考答案。
一、要不要去参加同学聚会?答案是肯定的
除了以上观点外,最主要是人还是要生活在现实中,不要让你的同学朋友只生活在朋友圈。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过年过的就是团圆,除了家人亲属团圆外,同学朋友们也要团团圆圆。
人到中年,能有心坐到一起聚聚的同学你真的不要有任何顾虑了。
今年奶爸就百里迢迢赶回去参加了同学会,受到了主宾般的款待,为了挽留我喝点,哥哥们说出了卑微的话语:行行行,换啤的,换啤的......
二、要不要小酌怡情?答案也是肯定的
"杯中乾坤大,壶里日月长",酒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悠久、最有特色的文化之一,从古至今,酒像一个隐身的巨人,出没在历史和现实的长卷里,它的气息飘溢在每个重大历史事件和诸多伟人名士身上,也成为世俗社会百姓的乐趣点乃至精神抚慰器。李白有举杯邀明月的雅兴,苏轼有把酒问青天的胸怀,欧阳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迈,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苍凉,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潇洒。即使在今天,没和酒打过交道的又有几人?
酒对于山东人来说更是一种隐秘的籍贯,山东人尚武好酒,山东人的饭桌上是不能没酒的。最早盛酒的器具,大多呈凤和鸟的形状,这和山东人祖先东夷人的太阳崇拜和图腾信仰有关。啤酒和葡萄酒这种舶来的饮料是入不了山东人法眼的,喝就喝咱老祖宗在儒雅的宋朝发明的白酒,必须还得是高度的,爷们,纯的。放眼全国,喝酒讲究最多的毫无疑问是山东,而山东17地市喝酒规矩又各不同。在山东的酒场,喝的不光是酒,还是礼仪,是感情,是工作,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后,都少不了一个和谐的酒场。
周公使酒具有了宗教价值,而孔子赋予了酒以人文气息。孔圣人倡导"惟酒无量,不及乱",没有任何酒局,值得你往死里喝。酒后失态,借酒撒疯,从来为文人雅士所鄙视。不伤身体,也不伤感情,小酌不醉,微醺才是喝酒的最高境界。
三、要不要颓废休息两天?这个答案是否定的
友情提示:过完年,猪年就已经过去十二分之一了。大年三十立春之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虽然放假了,但是还有人生大事等待你去奋斗。初四,瑞雪兆丰年,送给正在要一胎和准备要二胎的亲们,你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