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立下的flag现在是否已完成四分之一了呢?
想好的写作日更,是否一拖再拖,直到次日零点的钟声敲响,还是没有点击发表呢?
新冠肺炎的当下,立志要锻炼好身体,增强体质、保卫祖国,是否最终一股热劲过后,又恢复了往日的逛吃逛吃呢?
……
等等这些,屏幕前亲爱的你是否感觉这不就是说的我吗?
是的,我们为何总是喜欢遇事拖延?我们又该如何远离拖延呢?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阅读了两位美国作者简.博克(Jane B.Burka)和莱诺拉.袁(Lenora M.Yuen) 的《拖延心理学》,在此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为何遇事总喜欢拖?
看完这本书之后,结合自身经历,反思我们一步步变为一个拖延者与下面几个原因不无关系:
情绪方面:记得我在完成硕士论文期间,每当遇到一个困难节点难以继续写下去的时候,心中难免会感到焦虑和恐慌,焦虑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时间不够用、论文后续方向该写向何处,恐慌的是交稿日期日益临近、导师的催问和同学们的进度已将自己超越。每当在有大把时间重启研究和写作的时候,大部分时候,我都会选择找借口为自己开拖和回避,心里总是安慰自己,先休息休息、调整下自己,等把问题想清楚了、后续方向解决后再下笔不迟。于是,拖延便这样产生,我也希望通过拖延,来减轻自己的焦虑和恐慌。
人际关系影响方面:大家是否会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当我们准备看一本书或是学习的时候,我们室友或是朋友过来约一起去逛街、看电影;当我们制定好一个课题计划,却因与导师的科研计划调整而搁置……这便是人际关系的影响导致自己的计划产生拖延。
时间冲突方面:每当我着手准备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打开电脑,我总喜欢先看看新闻,刷刷手机,起身倒杯水,有时中间会突然想到一件小事去处理,就这样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也许一个上午,一事无成。这说明,我们对于时间流逝的速度很难去感知和掌控,这往往便会导致拖延的产生。
如何去改变,治疗自己的拖延症呢?书中给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复盘自己的拖延经历,搞清楚每次拖延的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自己的拖延?最终的结果又是什么?搞清楚原因后,才能对症“下药”,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尽量去避免和改正。
二是拟定明确的目标和一个可行而务实的计划。例如我要写作日更,目标便是每天写一篇文章,并发表;可行而务实的计划便是计划好每天在什么时间之前必须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要注意的是,这段时间必须是一整块且不被打扰的一段时间。
三是学会判断时间,做好时间管理。学会为自己每天的行程或工作制定日程表,并标注完成每项工作所需的时间,不断提升自己时间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四是学会拒绝。要勇于对会产生拖延的行为说不。
五是利用正念减轻自我的焦虑和压力。作者提出一种类似冥想的方法,通过调整和感知自我呼吸,培育自我平静和愉悦的心境,为自己减压来治疗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