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元宵节了,今天预热,已经有各种游行了,朋友圈里看到有晒滑旱船、顶庄的。
元宵节是个团圆的日子,元宵节的团圆过后年就算真的锅完了,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了。
元宵要热闹!要么怎么叫闹元宵呢!
往年初六七开始,各村、各单位、各公园就开始搭花灯的架子了,叮叮当当一阵敲敲打打,造型各异、别具特色的花灯就搭好了,造花灯的人匠心独具,花灯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特点,颜色鲜艳热烈,让人啧啧赞叹!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家乡名胜古迹,流行剧中的角色等等都可以是花灯的主题。
今年的灯搭建更早一些,年前都已挂满树梢,一街两行璀璨夺目,光艳照人,亦真亦幻,让人想到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
想起小时候的元宵节,我大体是爱凑热闹的,站在繁华的街上看景,自己与景融为一体,湮没在熙攘繁华的人群中是一种特别的感觉,当然人不能太多,若接踵摩肩就太拥挤了,最好是能迈开腿走路赏景的那种,身处繁华但不拥挤,可观景、可观人,还可想想心事。
小时候的正月十五,邻居们有拖拉机的早早加好油,下午早早吃罢饭,天擦黑就往城里去,一车拉好多人,男人们穿了厚厚的军大衣,女人们围着围巾(那种裹着脑袋围的三角巾)只露出两张乌黑的眼珠,戴着手套,孩子也是穿得厚厚的,两手互相拥在袖筒里,有时冷得鼻涕还冒个小泡儿,小脸冻得通红,但脸上的笑是开心的。
我常是羡慕的,因为我爸妈从来对看戏、看灯、看热闹不大稀罕,所以只好眼巴巴看着邻居家男人挥舞着拖拉机的摇把冒起浓浓的呛人的黑烟载着一车的人欢声笑语而去。
那时,姑父住在城里,他有一年用自行车载我到他家里去,晚上把我顶在头上看灯,那情形如今还常会想起,到处是黑压压的人,远处猪八戒拿着钉耙旋转着,猴哥举着金箍棒挥舞着……童年的快乐就是如此简单。
大一些的时候,有同学开出租车,元宵节就载着我们一车人到城里看灯,一路上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学校的趣事,游戏通关,新歌演唱,正放映的电视剧,同学的八卦,无论什么话题都说得兴致盎然,那是青春期留下的美好回忆。
后来谈恋爱了,去公园的一路上各种车辆禁行,很远就开始步行向公园走,那一天,跟着拥挤的人流走走停停,赏灯看焰火,直走的小腿肚子发酸打颤,可以说是我第一次走那么久的路,记忆中只有疲惫,第一次双脚走得起了泡,当然也是唯一一次,恋爱中的人是有多少的荷尔蒙支撑我走那么远啊。(捂脸)
儿子小时候,老公骑着摩托车载着我和儿子去看各个广场看灯,即使吃了饭,也会再吃点小吃,街边烤红薯、烤面筋、羊肉串的香味引得人要上前品尝,先不管卫生不卫生,解馋就行。(一个吃货的妈,自己吃尴尬,打着儿子名义吃)
回到家看看春晚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颁奖,看看有没有自己猜中的,看一会儿,听到放焰火就跑出去看。(明日更新——元宵节看焰火)
如今,两人抱着手机,既不出去走走,也没了鞭炮隆隆,是真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