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去了神往已久的苏州,听了评弹、喝了茶,用何同学的话说,那就是优雅,实在是优雅。
我想大部分人都对江南有着浪漫的幻想,而我的幻想始于“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诗意。无奈江南过于热闹,炎热的天气配合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一不小心又感冒了。我似乎总是要撞好几回南墙才要确信我应该是要避免这个的。比如我拿身体试验了牛奶好几年,最终才相信我对奶制品是慢性过敏的。这次感冒跟上半年回西安感冒的原因一模一样,那就是运动完没及时擦汗,也没有换衣服就直接出门回家了。
刚运动完,人的免疫系统正在恢复,抵抗力比日常要弱,这个时候更需要保暖。理论都熟知,但总觉得:我没这么弱。我好像一直不愿意示弱,中间有一段时间听到女孩子要学会示弱这样的话,但是现在会觉得为什么要示弱?最近特别喜欢一个理论,那就是“马太效应”。爱只流向不缺爱的人,钱也只会流向不缺钱的人,强者会越来越强,弱者会越来越弱。看到这里,你想成为强者还是弱者?
这次旅游,最惊喜的一点是我的宝贝闺女会接打视频,然后找一个最佳位置摆放好,跟我聊天10~20分钟。中间还发生了一个让我强忍眼泪的小片段。
🌻我生气了,非常非常生气。
👩🏻为啥啊?
🌻我觉得乐乐不见了
👩🏻乐乐去哪了呀?
🌻我的乐乐去苏州了。
回到北京已经是晚上12点多了,早上她醒来习惯性的要搂我或者爸爸的胳膊,可能是发现又抱到了熟悉的妈妈的胳膊。抬头就一直看着我,愣了几秒钟后,问我:妈妈,你跟红红姨姨出去玩开不开心呀?
可能是又短暂分开了一段时间,她明显比之前又更粘我了。跟奶奶出去玩不了多久,就要跑回来找妈妈,刚出电梯,就能听见她在走廊大声喊:妈妈,妈妈,妈妈……晚上陪她睡觉的时候,她会突然说:妈妈,我心情有点不好,我的乐乐不见了,抱抱我,我要抱抱。
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学习的过程,向日葵的这句“我心情不好,我要抱抱”,都让我这个大人汗颜。回忆幼时的自己,痛苦、不开心占据了我童年时期的半壁江山,曾用尽力气去表达我的情绪,但接收到的是谩骂、冷漠。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受到伤害的我只会躲在被窝里哭泣,不知道要怎么表达喜怒哀乐。
听到向日葵跟我说:妈妈,我心情不好,我难过的时候,我莫名的觉得心里很温暖。我放下手上的一切,询问她:宝贝,怎么啦?然后,抱住她。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一个拥抱,我的心却开了花。这些时刻,时间似乎静止了。我跟向日葵好像互换了身份,我全身心爱她时候,也重新爱了一遍自己。
早上向日葵醒来的时候,就一直在那轻声呢喃:妈妈,妈妈,妈妈,妈妈……那个当下,我的精神又再一次恍惚了。我回应她的每一句:嗯?、宝贝,妈妈在呀、怎么啦?好像是在回应那时的自己,我真的觉得好幸福。原来,被妈妈疼爱,可以这么幸福。
前不久看完今年还算比较喜欢的一本书-《纳瓦尔宝典》,里面有很多让我醍醐灌顶的观点,特别是财富和幸福这两部分。你的幸福和痛苦,其实都是你的一种选择。我们跟那些“成功人士”最大的区别就是思维观念的区别,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困在自己的意识和潜意识中太久了。一句话总结就是,对痛苦过于执着。
从苏州回来后,身心非常疲惫,无法安心阅读、健身和睡觉。在那之前,我不愿意浪费掉我的每一分钟。我阅读、健身、写东西、陪孩子和听播客,我没有给予我大脑充分的休息,甚至在我睡觉的时候我的大脑也非常活跃。我想,这也是我病倒的原因吧,身体真的非常聪明,当察觉宿主已不堪重负,会想办法让你休息一会。
察觉到这些后,我也针对性做了调整。健身的时候,我不再执着今天要做几组,要上多大重量,减少了来自自己的这个压力源,一下子又轻松了好多。
想了想,居然和美红单独出去旅行好几次了。每次出去玩,都是她定地点和住宿,我只需要当个傻子一样跟着就好。我其实也不是不能做攻略,但做攻略这个事情真的太耗我了。对男女之情不感兴趣的她,今年也被家里催的萌生了明年就要结婚的冲动。
她表达开心的时候非常可爱,比如看到我给她拍了美照,就开心的像个幼崽一样四爪乱蹬。中间,我再一次给手机弄丢了(今年已经无数次落手机了),她用手指轻轻点了下我的额头,她的嗔怪都如此让人安心,在她面前,我居然看到了自己美柔的一面。
今年,我的梦有三大特征-噩梦、二胎和老家。我也很诧异,为什么每个梦都如此相似。换汤不换药,所有的梦都围绕这三大特征展开。为了不让自己再做噩梦,我更换睡觉朝向,还换了枕头,但是玄学在此刻也失去了效用。明明已经很积极的在调整自己的思维、心态,但我的梦总是让我再次回到现实。
去年开始,我就特别喜欢看成长、心理学类的书籍。曾经觉得那些形而上学的理论,如今却觉得像是生活的解药。上帝只助自救之人,我想个人成长的第一步便是要对我们过去几十年形成的观念不断证伪、修正,切忌固步自封、否定一切。
前几天吧,突然脑海里就冒出一个想法:我现在似乎在对我的生活进行缝合。我的生活是从哪里开始断裂了呢?是高中毕业后到向日葵出生的阶段,这个阶段我似乎成为了另一个我,我一直在游离。这么一大段的时光,我回想起来却不痛不痒,所发生的都已是历史,我似乎只是这段历史的旁观者。而这两年的思考、阅读和健身,又将我与过去的自己进行了缝合。我一直是我,一些底层的东西从未改变,只是有一段时间我迷失了自我。
最近,我的人生清单添加了新的一项:定居重庆。川渝是离我的故乡最近的地方,成都过于浮华,而重庆更加朴实。
每一个积极的想法都有一个消极的想法的种子蕴含其中,反之亦然,这就是为什么生命的伟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苦难。人必须先看到消极的一面,才能去憧憬和欣赏积极的一面。没有了痛苦的衬托,幸福就变成了日常。
除了生病以外,你感受到的痛苦,都是你的价值观带来的,而非真实存在。
所以你看,你的痛苦和幸福都是自己的一种选择,只要改变对某件事的看法,你就能换取内心的平和。幸福是一种技能,我们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和学习去习得的。现在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不要看失去了什么,要看获得了什么。
比如,失业固然令我痛苦,但我努力训练自己看向另一面:我因此拥有了大量时间用于阅读、写作和健身,也与朋友们建立了更深厚的联结。而生活给予我最大的厚待,是我获得了陪伴孩子度过三岁前这段珍贵时光的机会。仅仅是调整了下思维模式,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得到的幸福感远大于失去的痛苦。
本来是想针对《纳瓦尔宝典》做展开延展的,没想到成了一场与“自我”的对话,那就下一篇唠唠纳瓦尔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