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皮囊》— 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

在这一章节里,作者描述了自己对城市的看法。作者从城市建设,环境,人,规则等方面的描写,都明显地写出自己喜欢农村而不喜欢城市。在作者的眼里,城市的建设是千城一面的,空气是难闻的,规则是死板的,人是没层次的。

作者写, 城市太多已知了,而乡下的一个水池都充满着很多的没知。从侧面写出城市的死板,好像所有东西都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里面的不能多,也不能少。这与我平常所读到的城市很不一样,常规都觉得大城市是充满未知的地方,有无限的可能。反而是小村庄的日子才是一眼能看到底,让人想往外逃离。

我最喜欢作者对渾厚的理解。

「我所說的渾厚有個最簡單的解釋,從一個小鎮的生活再到一個縣城一個地級市一個大城市,順著這根鏈條下來,每一個層次的生活都不一樣,你經過對比,對以往的更能理解而且吸收,對現在的也更能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

这种从生活的环境层面上层层递进地描写一个人的浑厚,实在是太有意思啦,形容得很贴切。但是,并不是农村出生的人,还能有这中浑厚。即使是一个城市人,他也能在人生的经历练就这种浑厚。也许,我们可以用有内涵这个词来形容城市人。但,原理是一样的。

为什么一样,因为在作者看来的浑厚,是农村人一步一步跨越阶级层次积累下来的。城市人,也会有城市人所需要的阶级跨越。比如,从一个城市去到一个更好的城市,甚至是出国。因为我觉得,并没有人一出生就生在了最顶端的层次。

确实,农村有更显著的人文特点,有更浓厚的人情味。但,在我看来,人之所以更喜欢乡下,只不过是乡下有着他念念不忘的美好回忆。我相信,城市的人也有属于自己的回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