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情绪知多少

大家都听说过“踢猫效应”这个故事吧?

踢猫效应来源于一个日常发生的真实故事。故事的原版是讲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地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这只猫,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在我们周围。

孩子是家里的弱势群体,他们是未成年人,需要仰仗父母养育。父母的呵斥、指责令他们不安、惶恐、焦虑……

脱口秀演员李雪琴曾经讲述自己的故事。在父母离异之后,李雪琴跟着母亲生活。她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容易焦虑、情绪极其不稳定的人,这段失败的婚姻也促使她的坏情绪达到了顶峰,母亲随时宣泄情绪,把李雪琴当成她的情绪的垃圾桶。  那段时期,还是个孩子的她每天都过得战战兢兢,生怕哪里做得不对惹母亲不高兴,这段经历也让她变得越来越敏感,学会了察言观色,习惯性地讨好他人、压抑自己,甚至一度患上过抑郁症。 

 家本该是孩子的避风港,父母应是港口里最坚实的庇护, 然而当父母情绪不稳定,反而将垃圾情绪倒向孩子时,孩子内心的安全感会被侵蚀,无法和父母建立起亲密链接。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内心缺乏底气和自信。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

“踢猫效应”提醒我们每位父母进家门前先处理情绪,扔掉垃圾情绪,把微笑挂脸上,再进家门。

管理情绪是种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掌握技巧。

当我们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时,不妨多读书,向优秀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生活的智慧,提升自己的认知,改变心智,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以下是我在读书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情绪稳定父母养成记

          一    牢记目标,稳定情绪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健康幸福。樊登老师的《可复制的沟通力》中的“目标三问”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讲到:想要沟通时不带情绪,沟通不跑题,紧紧围绕目标,要牢记问自己三个问题:

1.你要为自己创造什么?

2.你要为对方创造什么?

3.你需要为你们的关系创造什么?

这三个问题,我觉得在这里同样适用。它们会成为父母管理自己情绪的稳定器。所以,当你情绪不好,想把气发在孩子身上时,抑或孩子表现低于你的预期,你很生气时,试着去问问自己这三个问题。你结婚成家要为自己创造什么(幸福);你生下孩子要为他创造什么(幸福);你要为你们的关系创造什么(和谐亲近)。当一切以幸福为目标时,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相信我们更容易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因为做情绪稳定的父母,才能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二 学会表达    促进和谐

做到这点,要学会正确表达,学习《非暴力沟通》中沟通四要素的第一要素“观察”——观察事实,陈述事实,只说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事实,不带批评、不带指责、不带命令、不带评判。这样说话,客观公正,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更不会激发对方的不良情绪,让沟通和谐温馨。

不说“你总是…”“你每次都这样”“你为什么不……”,这些词语带有批评、指责、评判的色彩,不客观,没有在说事实,会激发对方的不满情绪和反抗意识。

而要只陈述你看到或听到的事实,比如“现在已经八点了,你还没开始做作业”,“你这周有三次到11:30才完成作业,妈妈希望你早点开始写作业,我们早点完成可以早点睡觉,明天就起得来不迟到……”

学会观察,讲述事实,让言语如和风细雨,轻轻地暖暖地,润物细无声,滋养家人的心田。

    三    学“说对不起”  更加了不起

当我们没控制住情绪,对孩子造成伤害时,要勇于道歉,让孩子看到父母的真诚。

金惟纯先生在《人生只有一件事》里学“说对不起”那一节对我触动最大,讲了一个老友向他分享学说对不起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一天他的老友和儿子开车经过某十字路口碰到红绿灯停下,儿子对爸爸说,“爸爸,当年就在这个路口,你骂我功课不好,一定考不上大学,不如去做乞丐。”他的朋友早就忘了这件事,而且儿子后来也考上了好大学,他心想自己过去,脾气的确不好,既然儿子仍然耿耿于怀,二话不说,立刻道歉,“对不起,爸爸,当年不该……” 听完老友分享的这个故事,金惟纯先生敬佩恭贺之余,心里却觉得怪怪的,想了一会儿,他忍不住对老友说“你做爸爸的,跟儿子说对不起,真是了不起,但我觉得道歉词若能改一改,可能会更好。”“怎么改?”他的朋友问。金惟纯先生说,应该这样说,“爸爸当年一定是没做对,害你被骂不服气,而且还记得那么久,爸爸向你道歉。” 金惟纯先生说,“骂孩子不一定是错,骂了他不服气才是错,而且教孩子懂得反省和原谅也很重要。”这里表达了家长教育孩子要尊重客观事实,不夸张不偏颇不评判,孩子才会心服口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更妙的是金惟纯先生在书中归纳的学说对不起的四种境界,第一,克服自己的个性,有错就说对不起,第二,克服自己的执着,就算自认为有理,还愿意说对不起,第三,只要对方需要,随时可以说对不起,第四人我两忘,只为大家以后都能更好去说对不起。学说对不起,关系更和谐,学说对不起,是人人要学的生活智慧。

父母情绪稳定,孩子才会阳光自信,成为你期待中的样子。记住:

第一、工作累了一天,心情有点糟,进家门前问自己目标三问,改变心境再踏入家门,记住把家打造成温暖的港湾。

第二、学习观察事实,只说你看到听到的,讲述事实,不带情绪,让沟通和谐,彼此尊重。

第三、学说对不起,为了和谐,勇于多说对不起,做不良情绪的“灭火器”。

优秀的人都会情绪管理,会情绪管理的人都很优秀。他们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被动为主动,化矛盾于无形,助力职场助力生活。


听说某电话公司最近处理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客户打电话进来对接线员口吐恶言,他拒绝交付那些电话账单,他认为那些费用是无中生有,他还写信给报社告了电话公司好几状。最后,电话公司派了最干练的调解员去会见他,调解员第一次来到客户家里,说明来意,愤怒的客户就痛快地把他的不满发泄出来,调解员静静地听着,并不断地说“是的”,同情他的不满,这次见面花了六个小时。调解员就这样与客户见面4次,客户渐渐变得友善起来了。这位调解员说他去见客户并没有说明找他的原因,但是第四次他把问题解决了,那位客户交了所有的账单并且撤销了投诉。因为他找到了被重视、被尊重、被理解,自己是重要人物的感觉。他的不满在倾诉和被倾听中得到了理解。

相反,情绪不稳、容易受外界影响的人,能力再强,也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影响生活和事业。故事中的小娜是公认的夺冠人选,她进场时得到观众的欢呼,她也很高兴地对大家挥手致意,不料这时被台阶绊了一跤,摔倒了,面对这么多的观众,她觉得很没面子,心里顿时升腾起一股羞愧的感觉,直到进入比赛她都没有从羞愧的情绪里走出来,结果她没有发挥好,比赛成绩远远落后其他队员。其实一些小事不值一提,别人根本不会在意或早已忘记,只有你自己还耿耿于怀,所以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就会成为情绪的奴隶,管理不好情绪,其影响真的不可小觑!

因此,管理好情绪者心想事成;管理不好情绪者事与愿违。管理情绪,就是管理人生;管理情绪,就是管理幸福。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孩子自信阳光、能够驾驭情绪,助力职场、助力生活。那么,我们作为父母要努力!!!“踢猫效应”铭刻在心,提醒自己,回家换个好心情,做情绪的主人,营造温暖安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健康幸福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