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久久不能入眠,我给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假如我的生命还剩三天,我最想和谁一起度过呢?我的答案是:我的妈妈。是我从小到大,不敢也不愿意亲近的妈妈,是给我创伤最痛,我最恨的妈妈。
最近在跟着林老师学习疗愈原生家庭的创伤,如何疗愈?林老师说看见即疗愈。这个看见是潜意识的看见而非明意识哦。人要想达到潜意识,有一定难度,需要非常安静的心投入到自己曾经受伤的那个时空。我发现自己最大的痛点是在我妈妈这里。因为妈妈脾气非常暴躁,我知道她也是爱我的,只不过她给予我的是两个极端的爱,一个是大发雷霆简单粗暴的爱,另一个是使劲在人面前夸我炫耀我的爱。但是,我还是被妈妈的极度暴躁拉开我与她亲近的距离,直到现在还是不太愿意和妈妈走太近。
由于从小不喜欢妈妈的暴脾气,在我成长过程中,凡遇到脾气暴躁的人,我都会很害怕,不愿意和他们交往。我知道这是妈妈带给我的后遗症,让我一直活在恐惧、无助和委屈的阴影里。我也试着林老师的方法,这几天一直在努力看见我的创伤,刚开始,走进那个绝望、恐惧的时空,我非常痛苦,眼泪不停地流。一直在心里呐喊,我的妈妈为什么这样呢?她为什么不温柔一点对待自己的孩子呢?她是否知道她的粗暴行为会给孩子带来无尽的伤痛?很多为什么,一直在我脑海里盘问着。
昨晚,趁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再次投入那个伤痛的时空,感觉好像没有那么痛了,前几天的很多为什么,我可以慢慢找到答案。原来,妈妈是被姥姥影响的。姥姥也是我童年中的一道灰色记忆。姥姥情绪变化喜怒无常,一会大哭,一会大笑,跟没长大的小孩似的,说话做事更是幼稚得让人生气,小时候,姥姥在我家,经常听到妈妈训骂自己的亲妈。我现在明白了,我妈妈遇到的妈妈,跟我比更惨,她的妈妈不仅脾气暴躁,还经常做一些让她生气的幼稚傻事。所以,当我出现不好的行为,妈妈会联想到自己的妈妈,就会把怒火发到我的身上。妈妈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外公脾气也大,外公是村干部,有文化,面对没有文化还经常搞出蠢事的怪脾气姥姥,外公很嫌弃、很生气并大骂姥姥。于是,妈妈就学会了这样教育的方式来教育我。
这样一想,妈妈也是受害者,她成长的周围环境充满了怒气怨气和火气,她怎么可能变得温柔呢?就在昨晚,当我试着理解妈妈并原谅她的时候,我突然冒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我的生命还剩三天,我最想和谁待在一起?我想到第一个人是妈妈,是的,我再次确认,我最想和妈妈待在一起度过人生最后三天。虽然,现在我和妈妈还是不能很亲密,甚至有时还会嫌弃或生气她的各种坏习惯,就像小时候我没有做好一件事时,被妈妈嫌弃和生气一样。
为何到了生命尽头,我还是想要和妈妈在一起呢?这是人性的回归,小婴儿对妈妈的爱的链接,即我也要回归了,我是从妈妈的子宫里出来的,当我要离开这个世界时,也要回到妈妈的身边,只有这样我才能感觉到安心和幸福。
这时,特别能理解这句话:最恨的人也是我们最爱的人!无爱无恨的人,是陌生人。更何况是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人,无论我们怎么恨他们,到最终我们还是会选择原谅,然后回归到他们的身边,这样人生才是圆满,有始有终。落叶归根,可能处在中年的我还不能很好体味到,但是到暮年,我最大的愿望一定是寻根,回家,找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