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律师和法官

2009年暑假,带儿子和外甥去杭州。酷热的天气,陌生的环境,两个孩子不能适应,在家里时亲密和善鲜少争吵的小哥俩,才到同学D家没一会儿,就为点鸡毛小事大打出手。我一边拉架,一边给他们断是非对错的官司。D从厅里过来,拦住了我,“小孩子不能给他们讲理。”D把孩子分在了两个屋子,用别的事情迅速转移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不过片刻功夫,剑拔弩张的气氛就消失殆尽,家里又恢复了温和宁静。

D的话当时就令我疑惑。她极长于人际沟通,也是位优秀的家长。既然这么说,自然有她的道理。只是当日行色匆匆,我也没有来得及进一步请教。后来也就将这事情搁置脑后。

看林格《父母只做三件事》。看到一个观点:学会做孩子的律师,千万不可做孩子的“法官”。

一下子就想到了几年前的旧事。

又想到前些日子发生的一件事。

儿子和同学之间有了一点小磨擦,回来气鼓鼓地跟我说,我本着一分为二的原则,分别指出了儿子和同学的错处,重点当然是批评儿子的错处。儿子跟本不听我的道理,反而喊叫,“我看你就是向着别人。以前和哥哥也是这样,你总是说我,也不说哥哥。”

“我怎么不说哥哥了,妈妈最爱的是你,当然要帮助你认识清楚对错呀。”

“你哪说了,你就是向着别人。”儿子固执地强调。

我感到头疼,因为找不到方法让儿子明白,他在蛮不讲理。

直到看了林格的这个观点,才恍然明白。原来儿子与我之间的争执不在同一层面上。

儿子的蛮不讲理并非他真的不懂道理。当时他可能情绪化,事后他是明白自己对错的,而且给他讲道理时,他也听得进去也痛快地答应改正。这一点,早有旧日事实多次证明过。

儿子的蛮不讲理真的都是表现在他与第三人起些小冲突时,我坚持义正辞严地分析双方错误并批评儿子。

我的本意是帮助儿子明辨是非。

儿子在意却并非谁是谁非,而是他的妈妈是否爱他,有多爱他。他的小心灵里面,还只能盛下这样的情感:妈妈是帮我的,我不对也帮我,因为妈妈是最爱我的人。

一下子明白D当初的话了,也明白了她当初的做法。

事缓则圆。孩子情绪不稳时,在情感上予以安抚优于对是非的评判。情感上安抚好了,孩子恢复理智后,才有可能对他们讲道理。

养育孩子真不是一件随便应付的事情,要动脑筋,要观察,要学习。家长有认识了,孩子养得就能轻松一点,有成效一点。

感谢那些总结出那么多育儿经验的前辈。

(2013年6月14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改变命运的秘诀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
    仁木阅读 8,019评论 1 35
  • 如果我把一首歌, 编上你喜欢的旋律, 是否能游荡在你的心里。 如果我把一段故事, 插入你喜欢的图画, 是否能印刻在...
    天亦boy阅读 149评论 0 0
  • 从今天开始,每天做计划! 这句话,已经在脑袋里重复了多少次咯。。。 脑袋瓜子一发热,畅想各种美好。 时间一过,各种...
    遇见大先生阅读 193评论 0 0
  • 我们所讲的速度,不是单指出拳的快慢,而是包括诸如反应速度、步法移动速度、完成进攻与防御技术动作的速度、战术转移变化...
    拳拳在念阅读 686评论 0 0
  • 石榴树和狮子狗 我生时,是石榴树压了一层雪的季节 门前,是两个自然堆成的雪人 一个伸开左手,一个伸开...
    陈汐年阅读 894评论 21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