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微博上发起的一个投票:
我知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间,但是我真的不知道这颗原子弹还有名字。怎么忽然就提到这东西了呢?估计是因为电影《奥本海默》的上映,引发了关于它的讨论吧。这部电影我也正准备去看看呢。
既然不知道,那就瞎蒙一个好了。从形状来看,是不是应该叫胖子?其实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也没有见过,只是觉得它应该比较胖。小男孩就排除掉吧,我直觉叫这个名字有点不舒服。叫南瓜,也太不严肃了吧!邱小姐?怎么可能,这是原/子/弹啊,威力大着呢。这样权衡之后,我信心满满地按下了“胖子”。
错了。正确答案竟然是“邱小姐”。
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我想知道为什么。这容易办到,有困难找小度就行了。
由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外形有些类似于球形,所以原本的代号叫“老邱(球)”,而因为存放原子弹的容器代号为“梳妆台”。因为“老邱(原子弹)”上安装了各种设备,所以布满了电线,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姐的头发一样,而容器又是“梳妆台”,所以工作人员便管“老邱(球)”叫“邱(球)小姐”。
这也是中国科研工作者们的幽默感吧,与邱小姐最熟识的人应该非他们莫属了。我们今天都已经对这些两弹功臣的名字耳熟能详了:邓稼先、钱三强、王淦昌、程开甲、陈能宽、朱光亚、于敏、周光召、林俊德……他们都可以称作是“中国原子弹之父”,是一个卓越的科学家群体,披肝沥胆,可歌可泣。
有人说:“看了电影《奥本海默》,真的不敢相信中国在上世界60年代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独立研制出了原/子/弹。美国一群最优秀的科学家进行了旷日持久的研究,而且耗资巨大,才取得了成功。中国科学家太伟大了。”
说的没错。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惊了世界。因为研制原子弹的技术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难最复杂的技术之一,只有美苏英法这四个大国掌握,也是它们最高的国际机密,而当时的新中国可以说在经济上是一穷二白,科研人员可能顶多就是能“吃饱”,在科研技术能力积累方面也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而相关的重要研究设备更是无从谈起。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罗布泊上升起了蘑菇云,这正是中国科学家的伟大之处。
我还没有去看电影,但是我知道奥本海默,知道他的能力与才干。杨振宁曾经为邓稼先写过一篇传记,其中有一个章节就叫《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他把中美两国两个原/子/弹的领导者放在一起进行了客观的对比,评价他们都是优秀的人才。但是,他也承认,奥本海默这样的人,如果在中国,是不可能取得原/子/弹研究的成功的。
“感动中国”写给程开甲的颁奖词,可以说是所有“两弹”工作者的写照:
空投平洞竖井,朔风野地黄沙,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连。黄沙百战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