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追风筝的人》是在初二的时候,看到一半就荒废了。现在想起来,恍然才明白为什么蒋老师要问我,看懂了哈桑到底和阿米尔是什么关系吗?
我回答不知道,回答得很犹豫---因为我只看了一半。
当时只看了一半。记忆中的阿米尔就一直停留在小时候,-个懦弱、自私的少爷形象。我甚至会常常想问,阿米尔父亲对他的爱真的很少吗?还是只是,阿米尔处于孩子的心态、所以父爱才显得有点畸形呢?阿米尔他们到了美国后生活怎么样了呢?
这么些年我一直存有疑问。
这两天终于一口气看完了。也解答了我所有的困惑。我也明白了为什么他热销。
每个人都有一个需要弥补的哈桑。他是-个小时候由于各种自私、懦弱所犯下的错、所伤害的人;所有人仿佛看到了“童年"、“孩子"这个词就给他加上了一层滤镜。似乎“童:年”、“孩子”和纯洁、天真这些词的联系就是必然的。
即便是犯下了什么大错,到了多年以后再重新提及,人们不过是以“那时候很幼稚"、“不懂事”、“玩笑”、“闹着玩”的言语搪塞过去而一笑而过;没有人会在意,是不是真的就有那么一个孩子因为当年的“打闹"而心理受伤了?
就像米歇尔奥巴马所说的那样,“小孩子之间的关系并不那么简单。不管你在游乐场上看到的场景多么美好,它下面都隐藏着严酷的等级和派别变动规则。那里有女王、恶霸和跟班。”我和她一样,“我不想放学后还把自己的生活搞得那么复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既是“哈桑”,也是“阿米尔”。我害怕那种每周一次开小会要孤立某某的决定,因为我不知道下一次在会议上被孤立、被批斗的是不是我,我主动远离jrz、 jil、 ysl、 zxx他们,所有的“会议"我都让妹妹替我参加;我想,如果不是因为大人们和他们说了,“不邵姐姐最大,要听她的话哦”,不然我甚至不敢“派妹妹作为“我的代表”去出席会议。
大概也是那个时候起,我懂得了,要听话,大人就会帮着你说话,你就会很安全;哪怕孩子们不服气,你至少在大人面前还是占理的。
事实上,很多的人只能做到《追风筝的人》里面的前半部分。因为良心的愧疚,把哈桑赶走;然后自己也逃离、开启新的生活。直到多年以后,大家一起叙旧、旧事重提,反而会当成孩子顽皮、情谊深厚的表现一“阿米尔” 们认为这可以掩盖自己的“恶行”、“哈桑”认为这样看起来不至于使自己太孬种。
果然,“时间"再次治愈了一切。
而在小说中,阿米尔挺身而出、尽管有些许犹豫过,毕竟最终他还是坚持了、选择了那条重新做好人的道路,他赎罪了。而胡塞尼的文字让读者带入其中,似乎我们自己赎罪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