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无助很多时候是习得的


孩子的无助很多时候是习得的,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在《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本书中,大名鼎鼎的行为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Seligman做了一个著名的抑郁情绪实验给出了答案:无助和无望,甚至绝望,导致放弃一切的尝试。。

    塞利格曼的实验充分展示了习得性无助的形成过程,也说明了我们的能力和控制的知觉是通过经验习得而来的。

        当一个人控制特定事件的努力遭受多次失败以后,他将停止这种尝试,如果频繁出现这种情形的话,这个人就会把这种控制缺失的知觉泛化到所有的情景中,甚至泛化到实际上能控制的情况下,于是他开始感到自己像一颗命运的棋子,任人摆布,无助而抑郁,塞里格曼把这种抑郁产生的原因成为习得性无助。说白了就是“被社会毒打之后彻底躺平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