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喜欢和豆豆的卧谈,很舒服。
他什么都愿意和我说。
昨天晚上我们读了一本小牛顿,介绍的翠鸟,其中说到翠鸟妈妈生了5个蛋,小鸟宝宝被孵出来以后,有1个宝宝受到蛇的攻击,不幸夭折了。
听到这一段,豆豆说:“我觉得翠鸟妈妈也没有什么好悲伤的嘛,还有4个宝宝呢,而且她还可以再生宝宝啊。”
我说:“但不管她有几个宝宝,失去一个宝宝,她还是很心痛的。”
豆豆说:“就像我和弟弟,如果有谁死了,你也会伤心吗?”
我说:“当然。”
我知道豆豆内心是有点害怕这一段的,觉得自然界太残忍。他在问我问题的时候,眼睛里其实已经含着泪水了,他在给自己找一个能安慰自己的说法,也希望从我口中得到这样的回答。
但我不想为了让他好受,而告诉他一个不真实的感受。
是的,自然界就是这样。
但孩子终究是孩子,豆豆继而自己说:“反正蛇也受到了翠鸟妈妈的反击,被啄得浑身是伤。也算是报仇了。”
看,孩子内心是自带正义感的。
豆豆问过我几次:“国民党是好的还是坏的?”
我说:“不能用好坏来简单评价他们。”我估计他是听不懂这样的回答的。
但他说:“做好事做的多,还是坏事做的多?你好好想想,比较一下,你就知道到底是好还是坏了。”
我喜欢孩子这样的表达,也喜欢他这样的思考。
每个孩子都不同,也许我的孩子比较敏感,比较心细,常常会去感受我们都会忽略的东西。每个孩子也都会思考一些大人觉得很幼稚的问题,我们大可不必去敷衍或者揶揄他们,也不用急于给予他们专业的闭合性的回答,等待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可能更好。
被耐心等待过的孩子,会更有主动性,更自信,也更乐于接受挑战。
2
有时,我们听到孩子所说的话,未必代表的就是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成人一样,他们也会说反话,会赌气,来试试你的反应,也期待你的理解。
昨天半夜,被爸爸叫起来,说弟弟的呼吸声很急促,我们数了数,一分钟在45-50之间,确实比较快,不知道和鼻塞有没有关系。
但这一被叫醒,我睡意全无,又担心又着急。基本无眠到快天亮了。不知不觉迷迷糊糊睡着了。
答应豆豆5点叫他起床的,结果6点半才去叫他。
他很生气:“妈妈,你知道你做了一件很坏的事。答应我的事情你没有做到。现在,我没有时间玩乐高了。”
我说:“抱歉,昨晚弟弟呼吸很快,我很担心,大半个晚上没有睡觉。所以早上睡过了。”
豆豆说:“反正这个事情你做的很不好!”
爸爸早上急着上班,要带他走。他沉迷于玩乐高,不肯按时洗漱和吃饭。
爸爸发脾气:“你看看几点了,说好了7点半出发的。自己每天该干什么事情不知道吗?从明天开始,早上不许玩乐高。”
我知道,又是一阵风暴要来了。
果然,豆豆立刻爆发:“好,我不玩了,我什么都不要了,也不吃饭。饿死算了,我要离家出走,离开这里。”
随即,开始抽泣,低着头,嘴里一直嘟哝“我不要我自己,我不要你们,我不要弟弟了”。
当我们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时,正是我们内心能量虚弱的时候。
父母不是神。面对孩子的大喊大叫、烦躁、悲伤、欲求不满,自然也会被当下情绪所影响。
虽然吼骂是最低级的教育方式,没有人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但我们总是抑制不住去使用它,也许是因为它有效,也许是因为我们童年的不足。反正我们内心的小恶魔总是时不时地跑出来。
我在一旁也着急,好不容易说服他带着怨气去洗漱、吃饭了。在临行前,他被弟弟撞到了腰。躺在地上不肯起来。
我不知道是因为身体真的很痛,还是想向我们发起最后的挑战。
总之,让爸爸的愤怒到达了顶点。又是一阵暴风雨。
豆豆嘴里喊着:“你们不爱我了,对不对?没有一个人爱我,对不对?”
“你们不在乎我的感受了,只在乎弟弟的感受,对不对?”
好吧,一早上的连环事故,再加上一直以来对弟弟内心还是有些小嫉妒,都集中爆发了。
作为父母,我们常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必须适应孩子各种想法。
我举重若轻地告诉他:“每个人都会有脾气,不止是你有。每个人都会发脾气,但不代表我们不爱你。就像你发脾气时,我也依然觉得你是爱我们的。”
他安静了一点。然后,谢天谢地,出门了。
其实,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我很感动。感动于他能够这么真实地告诉我们他的感受。
面对这么信任你的孩子,父母更多地去接纳孩子的情绪吧,毕竟谁不会生气发脾气呢?
发生的一切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父母的倾听和陪伴。孩子每天都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小小的他们,内心有无数的恐惧、沮丧、焦虑,哪怕是很微量的,我们也要认真对待,不要简单制止或者回绝。千万别因为量小,就让孩子的负能量被压抑而聚集。
有时候我在想,我们究竟是喜欢那个真真实实的孩子,还是喜欢那个像个小奴隶的乖巧样子?
3
昨天豆豆报到回来,叽叽呱呱,小嘴不停:“我们参观了学校,打水房、厕所,老师一直都不拍照。”
我告诉他,小学的老师和幼儿园和学前班的老师不一样。因为孩子多,他们把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保证孩子们的安全,教授孩子们更多的知识,所以是没有时间去拍照的。
爸爸说,班主任语文老师很不错,注重孩子的品德和人格培养。数学老师比较严厉,看起来很有经验。
晚饭时,我问豆豆今天见到老师了吗?有什么感受?
他说,“两个老师都很凶。但我喜欢数学老师。”
竟然喜欢更凶一点的老师。
我一点也不担心孩子上学的问题了。
晚上看到爸爸买的练习本,豆豆翻了翻说:“这本子和我之前用的不一样。我是不会去用的,根本不知道怎么用。”
我说:“老师会告诉你的。”
他说:“你别说了。我反正是不会用的。”
我偷笑,那就让你看看老师怎么收拾你吧。
晚上,豆豆说:“我现在很厉害。我练过跆拳道。”
我故意激他:“一个黄带很厉害吗?你又没有好好练基本功。”
他说:“那我决定每天在家练习。”
我问:“我们是不是应该继续学习英语?”他没反对,于是我拿来书,开始一起读。
好久没读,他已经生疏了,心生怯意,连忙把书收了起来,说不读了。
我眼睛一瞪,眉毛一挑:“不行,说好了就是要读。”
结果,他又开始:“我看我是不会的,怎么学都是不会的。”
我说:“那就试试看。”
书的内容很吸引他。我们先看了一遍书,大致了解了下故事情节。他觉得有趣极了。
然后我们才开始用英文读。进入状态后,慢慢他就找到了自信。
我说:“看吧,你读得很好。”
他嘿嘿嘿地笑。
父母在养育的过程中,观察的越细致越透彻,对孩子的理解就越深,就越能接纳孩子。
我们都是跌跌撞撞在成长,在学做父母。
没有一个方法是能解决所有孩子的问题。最重要的是,问问自己的内心,你想做什么样的妈妈爸爸?
反正,我想“做自己小时候最想要的那种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