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我不送你,
你来,多大的风雨我都要去接你。”
——梁实秋
遇见几个好的玩伴也许是童年最美好的开始。
小林和小元就是我在小时候很喜欢很喜欢的遇见。
小林是心灵手巧的那种女孩子,她会扎很多种好看的发型,会用针线缝好小元的衣扣子,也会编出很多种不同样式的手链,更会折出一罐又一罐的千纸鹤。我和小林是邻居,周末都是她,我,还有小元一起度过的,从天明到日落,没有家长来叫是绝对不会离开的,好像怎么都不会腻。我不会扎头发,至今都不太会,因为总有人替我扎,而在过往的岁月中,小林也是给我扎过且不止一次的人。
小元是长相清秀,在不认识的人面前有点腼腆的男孩。我和小元是同班同学,整个班上我们是最好的,因为家离的不算远,每天早上他会在家门口一遍又一遍的叫我的名字,直到我背起书包对他说“早上好”。中午是我去等他的,他吃饭很慢,所以很瘦,刚开始的时候他怕我久等,没吃几口放下碗就去背书包,结果他被妈妈臭骂了一顿。语文老师每周让同学们写周记,我们不知道写什么,都不过是吃饭,睡觉,上学,再吃饭,上学,睡觉,没什么特别的内容。甚至有一次被地上的蚂蚁窝吸引,至今记忆犹新,第二天的我和小元被罚到国旗台补作业的场景,那时候不知道丢人,反而觉得很新奇,两个人望着对方爬着的样子偷笑个不停。
小时候的友情很简单,简单到我们喜欢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我们比起馒头更喜欢吃有一点焦的饼,因为奶奶说过吃焦点的东西会捡的钱,虽然我们吃了那么多却从来没有捡到过,比起热水更喜欢在放学后嘴对在水龙头上喝冰水,比起一本又一本的教科书我们更喜欢看童话故事,不管是格林还是安徒生。
后来,我们分开了。
小林学了美发,小元也转学到了兰州。我也是一天又一天的沉浸在勾股定理,牛顿定律之中。
再见已是很多年之后,我们都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也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后来建了个讨论组,也只是在开始加入是聊的最多,之后很少聊起。偶尔冒个泡,聊几句,却因为太久没在一起,每说一件事,都要铺垫彼此不曾熟悉的很多人很多事,到后来我们也疲于了解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人了。
前几个月,小林结婚了。小元没有来,只是在微信上发了红包,简单祝福几句。我是去了的,选了一个靠前一点的,视野相对清晰点的地方,环视周围和我一般年岁的人除了小林都是我所不认识的。对啊,几年的时间,我们都有了各自的朋友,生活里的主角也是换了又换。看着小林披上婚纱的样子,看着她挽着那个只是我在朋友圈里见过照片的男人,看着他们承诺对方,看着他们满脸幸福。我心里很认真的祝福着。
因为要参加一场考试,要离开了,看着忙着敬酒的小林,我没有去告别,匆匆离场。在公交车上时又一次的点开讨论组,想说点什么,到后来也只是按下了返回键,将白色耳机塞进了耳朵,直到到达目的地。
我们吃过同一个名字的饭,去过同一个地方,被同一个老师体罚过,因为同一个故事感动过。以为我们会一直一直在一起,很难想象分开这件事,可到头来,我们都知道了原来人生注定分别,而分别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的事情。
也许,只是也许,“好朋友”这个词是有阶段的,时光荏苒,留给我们的只是点点滴滴的回忆,和不知如何表达的心酸。时间和距离都是“偷走”感情的凶手。
我们最近的距离叫作“曾经”。
人生就好像是一次长跑,我们都是起点相同,曾欣赏过相同的风景,听到过相同的加油声。中途,有人摔倒了,落在离你遥远的地方,有人体力很好,早已超出你很长的距离。我们都是大步向前,彼此没有过挽留。全世界70多亿人,不同的人种,大大小小无数的城市,我们曾相遇过,即使没有陪伴走到最后,我们也要心怀感激他们曾和我走过那一段路。
未来的未来,请我们尊重每一次的相遇,也坦然着每一次的失去。
我生命中遇到的那些朋友啊,请一定一定要狠狠的幸福着。
“你走,我不去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
晚安!亲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