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说到妈妈的味道,家乡、回忆、成长这些词总会相伴而出。也许妈妈出手的那道菜,搭配没有多么新奇,口味也并非比肩大厨,甚至是人人熟知的快手菜。
可即使同样的制作程序出来的同一道“妈妈菜”。在一千个孩子口中,就有一千种无法替代的味道。除了相同的食材和辅料,不同的是妈妈手心的温度,还有那人、那事、那景、那物......
我的记忆,和一碗普通的家常鸡蛋羹,永远停留在5岁的夏日时光。
爸爸妈妈在我出生前就开始做起小本买卖,“起早贪黑”四个字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忙忙碌碌的事实,特别是冬天。所以,一家人围桌而坐吃一顿早饭,对于孩子期的我来说,就是一种奢望。
还好,“做九休一”的市集,有休市的时候。休市的这天,是我最兴奋和期待的日子。
夏天的休市日,爸爸还要早起干农活。在爸爸的洗漱声中,我也会顶着困意朦胧的脑袋起床,拉着他的手送他出门,然后跑回家,亦步亦趋地跟在妈妈的屁股后面,一步不离。
妈妈起床洗漱妥当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做饭,而做饭的第一件事就是蒸一碗鸡蛋羹给我。
对比现在动辄加海鲜、牛奶、肉末、蔬菜等等的花式鸡蛋羹不同,妈妈的鸡蛋羹材料和步骤都非常简单。
主材:鸡蛋一颗
辅料:盐少许、酱油少许、凉开水少许
时长:10分钟
做法步骤:
1. 准备好所有材料
鸡蛋是我自告奋勇从鸡窝取出来的,家里的母鸡刚刚下的。
2. 鸡蛋磕开,打进碗里开始用筷子搅拌
妈妈单手打蛋的技术如火纯青,但是我至今都没有学会,依然是笨笨的双手“掰蛋”。
3. 加入少许盐和凉开水,再次搅拌
妈妈一直觉得,盐巴吃太多不好,所以只是少少的调些味道。加入凉开水则是因为,这样蒸出来的鸡蛋羹会比较嫩,但水量的把控是一项技术(或者说是经验)活儿。
4. 将搅拌均匀的鸡蛋羹静置一小会儿的时间,至表层泡沫消失
这样鸡蛋在蒸的过程中不至于形成大气泡影响口感
5. 上蒸笼大火蒸10分钟,即可出锅。
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口感最好。时间过长,入口就不够嫩,太“老”。
6. 点入几滴酱油,就可以开动了
很多人会放些葱花或者香菜,但是我和妈妈都不喜欢吃。
即使是在夏天,也能看见鸡蛋羹冒着腾腾的热气。怕眼巴巴盯着鸡蛋羹的我等不及,妈妈直接将蒸碗放在刚从井里打上来的冰水中,然后搬过我的小板凳,放在厨房的门口。
我迫不及待的席地而坐,抓过妈妈递来的小勺子,小心翼翼地舀一口,噘着小嘴快速吹几口气,然后张嘴,鸡蛋羹就从嘴巴滑入口腔,滑过喉咙,填进小小的肚子,只留满口清香……
在那个味道里,有鸡蛋不多加一分香滑的本味,有夏日早晨微风拂过的清凉,有夏蝉虫鸣百鸟飞过的清冽,有邻家悄悄探头的梧桐留下的荫蔽,有农家院子的自由,有相伴了整个童年记忆中妈妈忙碌的身影,还有,坐在初阳下等待爸爸回家的幸福空气。那时的场景,就这样印在了我的脑海中,陪伴我直到现在。
可是,时光“翻过即逝”,阳光不再刺眼,色彩不再绚烂,过去成了我们再也无法穿越而回的过往,再也回不去~留下的,只有泛黄的黑白照片,和一碗无以复加、永远吃不厌的“妈妈的味道”。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