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上午,聊天,聊起了蚂蚁并忆起了小学非常喜欢的一本科普读物:《蚂蚁的生活》);接下来一天的傍晚,在一个沙坑旁,安静地看几个不同年龄的孩子玩沙子,直到天黑。
我想很多孩子的童年记忆里都会有与蚂蚁和沙子相关的故事吧?
先说蚂蚁。可以说,蚂蚁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可爱的小动物了,带给孩子们很多乐趣。小孩子为什么喜欢蚂蚁呢?我想不仅仅是有意思。
在孩子的眼里,整个世界就是一个陌生的大人国,大人们是巨人,有他们难以企及的力量和本领;有很多在大人们看来习以为常的东西,令他们费解、无法把握而不知所措。他们需要成长,需要获得心灵的力量,来逐渐突破这种不安全感。
这种不安全感一方面需要父母的给予,父母的爱如同冬日的温室和衣服,给他们温暖和安全感。这是不可取代的。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必须在这种呵护下,逐渐成长自己内心的力量,而不至于成为温室的花朵。
其实每个孩子内心都渴望自我的成长。回到蚂蚁的话题:相对于宠物,或者其他小动物,蚂蚁仿佛在另外一个世界生活,他们自成体系,形成一个庞大的王国,而其他我们常见的动物,一般都是单个或小群体,蚂蚁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却又和我们的生活挨得很近,小孩子会产生很多遐想。小孩子处于一个成人的世界当中,会不时的产生一种弱小而导致紧张的感觉,面对蚂蚁的时候,却无形当中充当起了巨人的角色,在观察蚂蚁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增强他内心的力量。他可以轻而易举的帮助蚂蚁完成困难的工作,当然也可以随时毁掉他们。“善恶”全在乎孩子一念之间。所以家长应适当的引导他们运用自己这种支配性的力量向“善”。但孩子本身并没有强烈的是非对错观念,也不会真正的带着恶意来破坏蚂蚁的生活甚至杀死他们。因此,当我们看到孩子在做一些“恶”的举动时,首先是观察,并小心的提醒、鼓励他们向善;另外则需要认真反思,孩子是不是受到了他认为的不公正待遇,而将这种不良的情绪发泄在小动物身上?这时候,则需要成人及时化解孩子心中的不良情绪,不让这些负面的东西积累。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只需要静静的在一旁看着孩子,看他们自得其乐。要知道,他们沉浸在自己世界之中时,正是他们内心力量得到成长的时候。除非他已经明确提出需要成人的帮助,我们才可以适当的给予帮助并及时退出,以免破坏孩子内心成长的过程。
其实蚂蚁和沙丘,以及其他一些孩子百玩不厌、历代相传的经典游戏的作用均在于此:孩子在这些游戏中能够获得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他们感到此刻自己能够有力量把握一些东西,在游戏中,他们内心的力量逐渐得到成长。孩子与蚂蚁为伍,更多的是体会如何与自然、与别人和谐相处。通过观察、以及“参与”到蚂蚁的劳动之中,感同身受的体会大小力量产生的对比,以及自身向善的力量带来的作用。
所不同的是,沙子是无生命的材料,孩子在沙丘游戏之中,给无生命的沙赋予了自己的意义,他们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将自己的力量与意志体现在沙建筑之中。沙是再简单不过的材料,但正是因为它的简单,因此可塑性极强,可以赋予千变万化的意义,随着孩子赋予沙子意义的变化,他们内心的力量也在悄然成长着。同样的,对于孩子的游戏尽量不要干预,我们可以在一旁欣赏孩子的活动。
傍晚,跟着1个三年级的学生——小宝,到一个沙坑旁,看孩子们玩沙子。小宝首先挖了个洞,一时半会没主意,问我,该做什么好呢?我说,做个城市吧?他想了想,太难了。于是接着挖坑。这时,旁边一个小男孩,大概6岁的样子,可能还没上学,已经在另一旁做好了一个碉堡——四四方方的沙堆上一个圆形的堡垒,上面还有炮管呢。见这边有人,便过来示好,在旁边也开始挖坑。一个大、一个小;一个浅,一个深,倒也相映成趣。
又过来两个女孩子,穿着校服,应该读1年级。她们也想玩,刚蹲下身子,抓了把沙子,可能又觉得会把手弄脏,便站起来,嘀咕着说不玩了。一个小女孩站在一旁看着,对小男孩说,这样挖有什么意思咯,你把挖出来的沙子弄到他(指小宝)的坑里面试试吧。小男孩下意识的接受了指令,把挖出来的沙子抛到了小宝的坑里。小宝有些不高兴,把沙子弄出来丢到一旁,说:你不要这样,我们互相挖不影响,要不然我也弄到你的坑里面!小男孩不再如此,两人重修于好。两个小女孩看了一会儿,跑开了。过了一会儿,小宝找了两个塑料瓶装水用来和沙。小男孩借走了一个瓶子,另起炉灶开辟新天地。
小宝决定把小男孩留下的又小有深的沙洞做成一个陷阱,在上面铺上木板,可还是有小缝隙,沙子不断往下渗。这时候,旁边有人出谋划策了,“找小石头把缝隙补上!”抬头一看,是另一个男生,“我经常做陷阱,都是这么弄的。”在他的指导下,陷阱顺利做好。两人交谈,两人原来在同一小学上学,那新来的男生四年级。
四年级男生和那边6岁男孩早已相识,指导完这边后,便参与到小男孩的建筑活动中去了。小男孩以前的堡垒还在,他在旁边又建了一圈围墙,四年级男生则在另一旁修建连绵的城墙,似乎要与小男孩的围墙相接。小宝在我附近的地方修建很高的屏障,他用木板和石块作为内部支撑,让屏障尽量高一些,“保护”以前挖的沙坑。
这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穿着初中校服的男生,百无聊赖的在附近转悠。他来到沙坑边,站了一会儿,无故的踢倒了四年级男生修建在最外围的城墙。正埋头工作的男生吃了一惊,抬头看了看,没有说话,只是离开那块是非之地,在别处重新开始自己的建筑工作。初中男生没有挑起事端,看了看我,在一旁念叨了一阵,怏怏的走开了。
小男孩和四年级男生在合作建筑一个伟大的工程。具体是什么,目前还看不出来:有延绵的墙壁、圆形的沙堡、还有一个圆锥体。可这时两人不知道为什么吵了起来,小男孩一生气,用脚踢掉了两人合作建筑的一座沙堡,嘴里喊着:“反正我只出了一点力!”,男生也站了起来,干脆用脚把沙堡全部毁了,也说着:“反正我也只出了一点力!”转眼间两个人辛苦了很一会儿的劳动成果全被他们自己毁掉了。两个人看着地上的狼藉,呆呆的。一会儿之后,4年级男生蹲下,说:“算了吧,我们接着来。”两人重修于好。两个小女孩已经悄悄的在旁边一块沙地玩了起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小男孩和其中一个女孩子闹起了小矛盾,小男孩很生气,拿着沙子追着要扔她,两人在附近跑了一圈,又回到原地,蹲下接着玩。
看样子是大功告成了。圆锥体已经非常高大,圆形的沙堡也已经被城墙包围。男生拿着一根木条,划地为界:这边是我的地盘,那边是你的地盘。我的这个建筑是——(指着圆锥体),谁也不知道该叫它什么。我说了句,像金字塔。他说:不像,不像,金字塔的边是三角形的,我的这个是圆形的。否定了这个名字后,还是没有想到更合适的词。他们把地界线延长,宣布:这边是长沙,这个金字塔(这会儿没辙,只能先用金字塔指代圆锥体)——不对,长沙怎么会有金字塔呢?几个人开始叽哩咕噜讨论起来:——现在没有,也许以后会有;也许有,我们不知道;就算有,也应该没有这么大……,总之,这块地是长沙没错。接着,围着城墙的沙堡,被命名为北京。男生一抬头,看到前边一大片因干燥而颜色较浅的沙,说,这边是沙漠。再向前看,“沙漠”的那边,是3年级学生小宝做的高高的屏障,便指着说:那是西藏。小宝抬起头,看着自己的地盘,说:对呀,我这里是西藏的拉萨!我堆的这个,是,是什么宫来着,大家皱着眉头想,好一会儿都没想出来,我在旁边插嘴:布达拉宫。对!我这里就是布达拉宫!小宝高兴极了。
刚才被男孩追打的小女孩找到了个工具,一个碗状塑料制品,送给了小男孩。小男孩拿着这个新工具,很开心的宣布,这个是我北京的鸟巢!哈哈哈,大伙都开心的笑了。可过了一会儿,他的城市改名叫武汉了,我一瞧,他的沙堡上多出了5个碗状的沙堆,我头上顿时冒出5颗汗珠——莫非,武汉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天渐渐黑了,孩子们还在兴奋的玩着。我有事得先离开了,在路上我还在想,他们接下来会做出怎样伟大的工程呢?
在孩子游戏过程中,不应该有过多的干预,哪怕他们遇到了困难,或者相互间有摩擦、争执,他们自己会想办法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在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处理产生的争执;学习如何利用周围已有的物品,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赋予自己的意义;学习如何协作,运用集体的力量,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艺术品。只有当他们遇到纯粹知识上的难题,或者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才可以稍微介入,并且马上重新离开。其实,一个熟悉、信赖的成人在身旁,就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安全感。
玩具应该尽量简单、可塑性强,虽然精美的玩具能够吸引孩子一时的眼球,但并不能真正打动他的内心,百玩不厌记忆深刻的的还是那些能够带给他心灵成长的东西。只是精美的东西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如同美女很养眼,但顶多是满足孩子的攀比带来的虚荣心,而并非他们真正喜欢,过了风头,这些高价精美的东西便被孩子逐渐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