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年味,从置办年货开始。其中有一项,是家家户户都缺不了的,那就是打年糕。年糕年糕年年高,它寓意着来年美好吉利,所以新年里所有能讨好彩头的事物大家都喜欢,而年糕是首当其冲的。
我们村的年糕加工厂,不大,占地不到两百平米,每年它歇息十一个月,工作一个月。每年的农历十一月,附近方圆十几公里的人们就会来到这里,排队打年糕。今年农历10月28,加工厂开工,这两天进入了最忙的时候。这不你看,晚上10点了,加工厂还热火朝天着呢。
远远地,就能看到加工厂窗口透出的橙色灯光,屋顶瓦片上还可以看到蒸腾的热气。推开门,火热的气氛迎面而来,屋内挤满了人,大人小孩都笑开了颜。听还在排队等候的村民说,白天等候的队伍都排到了门口二十来米处。
虽然人很多,也没有专门的人员维护秩序,但是大家都自发地按部就班,没有人插队,时间在东家长西家短中悄悄溜走,框子在有说有笑间往前挪着。
从米到年糕,需要经过三个步骤四个环节:
第一步是买米浸泡米,米由糯米和粳米按照6.5:3.5的比例搭配混合、浸泡,浸泡10-15天,打年糕当天将米清洗干净。
第二步就是年糕加工了。加工的时候,四个环节不可少,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碾-蒸-打-揉,“碾”就是把浸泡透的大米碾成米粉,“蒸”就是米粉上蒸笼蒸,大概3分钟,接着“打”,指的是蒸熟的米粉被倒入一个石臼,被一大石锤使劲儿打,持续约一分钟,于是米粉被打实,成了米糕。这一环节需要四个人一起协作,三个人在石锤的另一端踩,一个人在石锤的这一端翻,是最考验四个人同心同德的时候了。稍有步调不一致,石锤就很可能打到翻米粉人的手。最后就是“揉”了,刚出臼的滚烫的米糕在案板上经过几番揉合之后就成了一个一个的成型的年糕了。米糕刚出臼,扯一块那那滚烫滚烫的米糕,每人掰一小块,扯摊开,放上一点红糖然后裹起来吃,是大人小孩最开心的时候,吃进嘴里那糯糯的甜甜的劲儿,像催化剂,心满和意足瞬间就溢满了整个人。
第三步是,等年糕凉却,将整个年糕,或者把年糕切成小块小块地泡在清水里。注意水一定要没过年糕,并且隔一段时间更换新水。将年糕泡在水里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防止年糕开裂,保持它的软糯口感;第二个是延长存放时间,清水相当于绝缘层,将水里的年糕和外面的空气很好地分隔开了。用这种方式保存,年糕可以从冬天一直吃到夏天。先人的聪明和智慧可见一斑!
打年糕是农村迎接新年的一种仪式,打好了年糕就说明年快到了。小孩儿就开始盼着过年了!
年糕年糕年年高,祝福每一个人在新的一年里都万事如意,小孩们个长高高,大人们荷包鼓高高,老人们延年寿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