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出租屋,张鹏摊坐在椅子上,目光空洞,好像没有一丝力气。
他已经不记得这是裸辞后多少天了,相同的场景每天都在重复:上午看招聘网站,投简历,下午重复上午的事,明天重复今天的事。他不知道这种浸透到骨子里的失落感什么时候能祛除。
缓了一会他坐直了身子看了看手机,心里想着也许有没接听到的面试电话呢,可是什么都没有,连平时很活跃的微信都没有什么消息。张鹏给他对象发消息问什么时候下班,可他心里清楚每天都是按时下班的有啥好问的呢,他就是想是能说说话,缓解一下心里的苦闷。
女友没有回复他消息,现在才3点多,离女友下班还早着呢,做菜还不急。这个狭小的出租屋是顶楼,只有一面朝西的窗户,沈阳夏天的太阳把这个小房间烤的像个大蒸笼。屋里没有一丝风,空气好像比他心情还沉重。午后太阳透过那个窗口斜落到冰箱上,上学看到太多描写夕阳美好的诗词文章,此刻他一个美好词都想不起来,只觉得刺眼。
这段时间他尽力不让自己去回想过去,更不敢想象父母知道他的境遇后的心情,因为曾经的想法和现实的落差只会让他更消沉。但日复一日的无所事事让他觉得好像回忆能更好的打发时间。
张鹏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父母都是农民,农闲时还要外出打零工,辛苦的很。从小父母就教导他要好好学习,农村娃只有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才能走出庄稼地。张鹏很孝顺很听话,深夜里经常学习到睡到桌子上,经常是他妈妈心疼他让他早点睡觉,一旦早睡必然要早起学习…他学习态度和大多数同学显得格格不入,另外性格又有些内向木讷,不爱学习的同学叫他书呆子。其实小学初中他也不知道这么努力是为了什么,反正不是父母期盼的出人头地,对于未来他没有想太多,好像是觉得一直考的很好,一直这么努力就是正常的,就应该如此。在学习这方面努力和分数还是成比例的,不出意外他考上了当地较好的高中,同乡也有去那学校的,不过是自费。替父母省下几万块钱的张鹏成了当地“别人家的孩子”,他的学习态度被当成升学成功的模板,张鹏也理所应当的成了父母的骄傲,好像从小学到初中认真听话的他离高薪水,就差高中和大学这几年。父母甚至替他规划好了以后衣锦还乡该孝敬的张叔李婶儿四大爷……
高中离家太远,张鹏需要住校,虽然远离父母独自生活学习,但父母灌输的各种观念已经在他身上形成了烙印。张鹏还是一如既往的努力认真,但很快他就发现这所好学校里比他优秀的人一抓一把,乡镇小学初中时那种尖子生的优越感不再了,但是他还是村里人和父母眼中的绝对好学生,长这么大张鹏第一次感受到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但他没意识到这仅仅是个开始。顶着学习压力和心里压力终于熬到了高考,结果差强人意,他考入省内一本B段。为了替贫困的家里省去将来就业可能要有的门槛费,固执的张鹏并没有选择父母所期望的教师和医生相关专业,而是选了基础建设所必须的焊接专业,他心里期望自己将来可以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里搞研究。
寒来暑往,大学毕业在即,成绩优异的他很轻松的签约了一个汽车企业。然而现实又给了他一记重拳,工作以后发现这家企业并不能提供他期待的研究岗位,公司期许他的是以后在车间做班长,在他看来班长是份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活,他要做有技术的工作。跟父母的电话他报喜不报忧,一直很优秀的他不想让父母失望。此刻的张鹏自命不凡,像一个带着棱角的硬石头,刚刚滚入汹涌的河水中,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几乎没和家里人商量,没什么犹豫就辞职了,穷困的孩子不想交5000元违约金,他没有拿到属于应届生的三方协议,除了行李他什么都没有拿到,裸辞。
刚走出象牙塔的张鹏睡眼惺忪,显然没有看清现实。
再次找工作,自己已经不是应届生了,很快他发现当初他轻松能进去的公司根本不给他面试机会,他们只招收应届生。这在毕业之前和辞职时都没有人告诉他这些。碰壁几次后只好退而求其次,然而这些公司他想应聘的岗位都要求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他有什么呢?有些企业和有些人一样,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机会了。 当初父母怕他选焊接专业会和工人一个境遇,现在看来是多虑了,对于焊接他除了还能勉强记起课本上的只言片语, 大学四年除了一堆荣誉证书和毕业证,好像什么都没得到。
辞职后半年来夜晚经常辗转反侧,白天时常半醉半醒。多年勤劳使得他有早起习惯,但这几个月都是日上三竿再起,因为他不知道早起投完简历后要做什么。
女友回复他信息了,该做菜了。在本该奋斗的时间里却要忙碌于柴米油盐,带着不甘和无奈他围上了围裙。
他时常想: 究竟是什么让他一个如此努力寒窗十多载的好学生混到这个地步?期望过高?错选了专业?不该裸辞?如果当初选择了教师或者医生会不会是另一番天地?谁也不知道,没有那么多如果。但面临岔路口,谁也不知道选择哪个才是最好的,谁都只能选择一条路走,然后尽力的走好,不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