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我是惊鸿。
今天是9月10日,祝天下的教师们节日快乐。
古今中外,人们对教师的赞美数不胜数,你能想到的有哪些呢?
桃李满天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还是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然而在这些歌颂教师的文学作品中,论格局视野,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刘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说《乡村教师》。
刘慈欣笔下的李宝库放弃了待遇更好的工作,只身来到了偏僻穷苦的山村教学,这里的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在这里。
“穷山恶水出刁民”,比起以后,这里的人更关心的是眼前。因为拖拉机的油钱和机时分不清楚,他们就把拖拉机分了,怎么分的?就把拖拉机拆了,你一个轮子我一个轴的分。因为嫌电费贵,村里就把潜水泵、柴油机给卖了,全村吃两顿好的,就当过年了……
比起学校,他们更关心的是神庙,村民们宁愿把修学校的钱用来请人唱戏……
在这种环境下办学的难度可想而知,为了把孩子们拉进学校,李宝库为孩子们垫付学费,坚持维修学校,这一切都与愚昧的村民们格格不入。
哪怕学校的电被掐了,做饭取暖的秸秆不给用了,房子还险些被拆了,都不曾使李宝库离开,都没能动摇他教书育人的决心。即便他得知自己得了癌症!
他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的生命,发出微弱的光去照亮孩子们,去教授他们物理知识。
为什么李宝库如此艰难还要坚持,至死都不曾离开这穷乡僻壤?
因为他的命是另一位乡村教师给的,为了救他,那名教师被狼咬死了,生前最挂念的就是这所学校,所以李宝库义无反顾的来到了这里,至死方休。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教学生们牛顿三定律,要让他们牢记。
笔锋一转,在距离地球五万光年的碳基联邦意图摧毁低级文明,地球也包括在内。然而,没有人会想到,在荒凉的乡村,有人竟然会牛顿三定律,竟然还是孩子,让碳基联邦认为地球是个高级文明的存在。在地球生死存亡之际,是他所教育的孩子拯救了地球,或者说就是他拯救了地球。
这看似是一个俗套的普通人拯救世界的故事,但李宝库的工匠精神读来令人落泪。
书中说,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这类个体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
他们叫做教师。
这是我见过的对教师最高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