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有点扯哇?你可能会说:这两者间会有关系?是不是武侯祠的软文哟!
首先,成都武侯祠估计不用软文,我看每天都是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的盛况。即便要写软文,这钱我也挣不了——不够格呀,找不到我这儿来!只是那天看白居易生平与《琵琶行》时,忽然脑洞大开,冒出这个问题。
之所以有这个问题,这与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有关。
我们知道,白居易被贬的直接原因是宰相武元衡被当街被杀事件,这是可以拍大片、震惊朝野的大事件。
公元814年,在成都呆了七年的武元衡回到长安,一同回来的还有副手搭档裴度——成都武侯祠三绝碑文的作者。当时,藩镇割据,朝庭受到威胁。第二年,吴元济(就是最后被李朔雪夜袭了的那位)公然造反。朝中于是又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武元衡和裴度为首的主战派得到皇上支持,也受到藩镇势力吴元济、李师道等的忌恨,巴不得除之而后快。
公元815年6月3日,武元衡和裴度大清早同时在各自去大明宫上朝的路上遭遇暗杀,武元衡当场身首异处,血溅大街。裴度则身受重伤滚落水沟而捡得一命——“元和中兴”的“七朝元老”一代名相裴度与死神擦肩而过!
当时,好多朝臣明知这是李师道等人干的,但慑于其势力,居然有劝皇上罢征讨之兵的。白居易是言事官,立马上书要求查明真相,严惩凶手。这事要放在今天,估计他就是立马发贴,引来无数围观与转发那种。但是他被认为是越级言事。或许政敌早就看他不爽,此事正好被视为把柄。于是,白居易穿上青衫,成了江州司马。
当然,就有了后来的故事:在那个深秋的夜晚,在浔阳江头,两个天涯失路之人,一曲琵琶行,千古永流传!人们永远 记住了泪湿青衫的江州司马。司马二字也从姓氏,从西汉两司马的文章、从魏晋两司马的权谋,多了一份江州司马的伤感与多情。
京城里,武元衡被刺后,接替他工作的正是当时身负重伤的昔日好友裴度,这显示宪宗皇帝坚决铲平吴元济等人的决心。事实上正是裴度后来亲临前线主持征讨工作,采纳了李朔的计谋,这才有了“李朔雪夜袭蔡州”的大戏并终于剿灭李师道等人,缉拿了真正幕后真凶,实现了“元和中兴"。
或许你会说,就算如此,这三绝碑就可以抱名满天下的《琵琶行》的大腿了?这是不是太牵强了!我也觉得是,但又觉得不是,不是说一切偶然都是必然吗?
裴度随武元衡到成都,并此期间受到武的赏识,两人发现志同道合,成为朋友,这已注定两人命运已拴在了一起。裴度早就对诸葛亮心怀景仰。到成都武侯祠,受诸葛亮忠肝义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感染写下了这通碑文,请柳公权之兄柳公绰书写,由著名 雕工鲁建镌刻。于是文章、书法、雕工俱佳的“三绝碑”横空出世。当然也有说是文章、书法 与文章所述诸葛亮功绩合称“三绝”,而此碑的本名《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反而少有人知。如今此碑可是成都武侯祠镇馆之宝。
或者这一切都早已注定:武元衡被刺,裴度继承其遗志完成其未竟事业,以及白居易上书要求严惩凶手因而被贬,这一切都因他们政治理想人生追求、人格情操早已注定他们会有交集。这从裴度晚年和白居易在洛阳相互唱和,安享退休生活就可以看出,他们还真是一路人。
只是你说武元衡如果没被杀,或白居易没上书、没被贬,那是不是世上便无《琵琶行》了呢?这个可不好说。或者会有其他事件,其他原因,白居易不是在江州,而是在其他某个地方,遇到另一天涯沦落人,又有另一千古名篇诞生也说不一定——正应那句一切偶然皆必然。
万事万物处在普遍联系中。由此,你还说成都武侯祠“三绝碑”与《琵琶行》没有关系?
正如现在看到这篇文字的你,能读到此处,说明在内心的某一点上我们是相通的,这就注定了在这一刻我们会有联系,我很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