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幼儿园大战》有感

    这两天把家里的书收拾了一下,在收拾的过程中无意发现了《幼儿园大战》这本书。看到书名的第一眼目光便挪不开了,立马拣起来扫了一眼简介和目录,于是我有了阅读的兴趣,因为我想知道美国的精英家庭到底是如何培养孩子的?我想知道美国顶级私立幼儿园的录取标准,要求,程序是怎样的?归根结底,我想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个灵感,如何从娃娃开始规划自己孩子以后的教育。

    书中讲到,美国的精英家庭,孩子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私立教育要花费掉55万美元(该书于2007年首次翻译出版,作者著书时间应往前推,而学费每年至少涨幅5%,现在的价值行情已远超于55万美元)。而中国的家庭,为了孩子的学位房,也是豪掷百万千万。全世界的父母,不限国籍和种族,都愿意为了孩子的教育而付出。教育,是被全世界都认可的一项投资。

      每一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好的学校,但资源有限,竞争和淘汰制从孩子出生时便已开始。有时候,孩子之间的较量更多的是父母之间的较量。

      作者研究的四组家庭中,四位母亲都上过大学,其中两位还拿到了更高的学位。三位父亲中,波士顿的父亲是位有名的业余摄影师,能为学校活动出力。底特律的父亲,铁哥们在学校的理事会。纳什维尔的父亲,朋友们帮他弄到了两封重要人物写的分量很足的推荐信,并且能为学校捐款。这四组家庭在经济能力,社交能力,社会地位上已经甩了很多孩子的父母几条街。许多普通家庭的孩子连申请这样学校的资格都没有。

      看到这里,普通家庭的父母是否会有点失落?没关系的,因为有些孩子成也父母,败也父母。并且,父母之间的竞争并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条件方面。

      在纽约,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会要求申请者参加ERB考试,一种职业考官对学龄前儿童一对一的智力测验。ERB,它确实是一个智力测试,然而在七岁之前测出的智力水平都不是很准确,因为很多的事情都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有些父母却过于在意这项测试的结果,并用测试的结果去预判孩子的一生。就像很多的中国父母喜欢用考试成绩去评判一个孩子的好坏,定义他们的未来。一个暂时没有取得好成绩的孩子就这样被父母的短浅与狭隘葬送了。

      有钱有权的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可以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这种用金钱体现出来的价值优势是不可忽视的。但更重要的是父母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性格,眼界,格局这些东西,它在关键时刻会对一个孩子产生重大影响。看到书中的父母们为了孩子能进入一所享誉盛名的幼儿园而疯狂时,我看到不仅是一场竞争,而是一场伤亡大战。有些无辜的小孩在这场战争中被弄得遍体鳞伤。

      能上好的学校自然是不会差到哪里去,但是做父母的也需要量力而行。量自己的力,也量孩子的力。如果你费劲心思把自己的孩子放进了一所名校,但是孩子却只能处处羡慕其他的同学,你却无能为力,久而久之孩子在学校里会压抑,会不自信,会不快乐,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进入一所享有盛誉的私立幼儿园确实能帮助孩子考上一所重点大学,但是进入一所重点大学并不能保证孩子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它只能表示孩子在读书学习这件事情上取得了成功。

      读完这本书我已不再执着于原先想要知道的那些答案。因为我明白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智商、情商、财商以及爱的能力,而不是选择一所学校。让孩子学会自理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才能成为真正的人生的赢家。而这些都没有统一的路径可以去复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9,510评论 2 14
  • 今天是周三,西安的天空仍然弥漫着漫天雾气,阴霾让人心里很不利索。体育课的时候,我特意注意到了那个男生,我发现他总是...
    李晏然阅读 367评论 0 1
  • 应该多看看菜根谭,三大问题皆有精辟之感悟。佛学说六入,修无所住而能对境无心,故在事上磨。乾坤易之门,阴阳和合,终日...
    十年一井阅读 92评论 0 0
  • “需求”这个概念之前思考过几次,但总感觉还是没有更加通透,今天看一本书,又看到这个词的解释,于是又有了新的理解。 ...
    逄格亮阅读 1,3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