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一句话,叫做,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前段时间,我和一个两年多没有联系的好友联系上了。时间过得真快,当初,我们一同毕业,同一年结婚,前后两天生了宝宝,一起吐槽婚后的各种不适应。现在,她俩娃在手,乐不可支。我们俩视频了1个多小时,把这两年没说的话都补上了。
末了,她突然顿了顿,认真地问我,“青青,现在让你回头看大学的自己,你心疼那时的自己吗?”
当时我愣了一下,这问题来得猝不及防,我不知该如何做答。过了会,我没心没肺地笑了笑,
“我都不记得了,哪里还会再心疼。”
“可是,我很心疼那时候的你,到今天依然心疼你,所以请你以后一定要对自己好一些。”朋友答。
一句话说得我眼泪差点掉下来。
“那时候苦吗?”我问自己。
不,不苦,那时候根本不觉得那是苦。在极度渴望认同,在温饱都能是问题的前提下,一切都不苦。
以下是故事了:
那时抬头看天空是不想别人发现你的泪
那一年是2009年,距离今年刚好10年,那一年我还不到19岁,刚刚上大一。
我带着县里给的5000元补助金和两个姐姐给的2000元来到了梦想中的学校。从走出家门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从此以后,我再也不能问家里要一分钱了。爸爸刚刚过世,弟弟还那么小,我必须要自己养活自己。
交完学费,买好了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之后,我的兜里还剩下不到1500元,这1500元要用到学期结束,而且我要想办法去挣到钱用于下个学期的生活费。然而,悲催的是,入学不到一周,我就被所谓的“大学生自主创业”骗走了一大半(1200元),不止是我,还有同专业的另外2个女生,我们原本是想通过进货来赚钱,结果由于没有任何社会经验被骗走了3600元,被骗之后因为害怕别人嘲笑,居然谁都没有提起要向学校和辅导员反应。我们都默契地选择了不再提这件事。(后来毕业那年,我把这个事情写成了一个剧本,被学校选中排了出来,用于警示新生)
同样,我也不知道和谁去说这件事情。和妈妈姐姐去说,只会让她们担心,还是不说的好。我只是不知道,靠兜里的300元,我能撑到哪一天。
可能说出来都不会有人相信,大一的我,常常连饭都吃不饱。食堂的饭有两个档,3毛和5毛,每次排队打饭时我总是纠结到底是打3毛的饭还是5毛的饭。3毛的我吃不饱,可是打了5毛的话,今天的伙食费就要超出3元了。我没有那么多钱。
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早餐,两个荞麦馒头0.5元。午餐,打1.5元的菜,带到寝室去吃,中午吃一半,晚上吃一半,这样中午和晚上都可以打0.5元的饭了。
但是,就这样,我还是很饿,饿到晚上睡不着觉。我感到非常羞愧,为自己感到饿而羞愧。现在想来,应该是因为没有油水吧。除了一日三餐勉强维持温饱以外,我哪里还敢再多花一块钱。晚上下晚自习,我都一个人走在最后面,就怕同学约我去食堂打打牙祭。
挣扎在生存线上,因为年轻而敏感的自尊心,我拒绝了一个喜欢我我也喜欢的男生。拒绝他我不难受,我不想让任何熟悉我的人知道我的困窘,更何况是自己喜欢的人。我只是庆幸,还好,大学里没有几个人认识我。
当时的我,没有生活,没有朋友,没有激情,生活就像是一潭死水,没有一丝丝涟漪。没课的时候,我就带本书去宿舍后面的草地上。我并不看书,只是看蓝天和白云,希望可以看到爸爸,和他说自己心里的话。
改变在低谷之时
后来,善良的室友们似乎意识到了我的窘迫,她们陪我一起去找兼职,在弹尽粮绝之前,我终于找到了一份在校门口一家饭店端盘子的工作。每天中午12:00-14:00,17:30-20:00,4个多小时,10元钱,很廉价,当时的我觉得非常幸福,因为我再也不用饿肚子了,因为管两顿饭。
端盘子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因为端盘子,因为叫单和点单,我慢慢放下了自卑心和防御心,开始和同学们交流,我甚至会给同学们推荐好吃的盖浇饭。
端了一个学期的盘子后,我发现端盘子花的时间太多了,有的时候要5个小时才能下班。下午的专业课,我常常打瞌睡,第一个学期我专业成绩不佳,我突然意识到我上大学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只满足于填保自己的肚子,我绝不能再这样混下去了。
第一笔助学金下来之后,和老板娘解释之后,我没有再去端盘子了。那时,我和老板娘关系已经很好,有时候我还是会去帮忙。我开始像高中时那样,把时间都花在学习上,并尝试去找家教方面的工作。
我是英语专业,高中时候学习成绩一直优秀,后来在室友家人(我室友都对我特别好)的推荐下,我有了第一个学生。一开始我只有一个学生,有时候也会和同学一起去帮超市发单页做促销的活,赚的钱虽然不多,但是足够我的生活费。
把精力放到学习上以后,我开始关注奖学金的事宜,我没有参加任何社团,也没有在班上担任任何职务。我所能拼的就只有学习,我必须要很努力很努力才可以。
我暗暗在日记里写下,接下来的每一次我都必须拿到奖学金,大二时必须过专四,大三时必须拿到励志奖学金,大四必须过专八。同时,我要保证自己每个星期至少要上1-2次课,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
奋发在意识之后
于是,我认真上课,每一堂课都出席(为了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也完成得很好。一开始的论文,我没有电脑,就手写,就连选修课的论文我也能拿优秀,不过前提是你要选到自己喜欢的选修课。
对于同学,我从不在背后评论,能帮的我就帮,考前整理的资料会无条件告诉大家。今天别人请了我,下次我一定会回请回去并且只多不少。
对于家教,我会买中考题,教材和高考题自己来研究,上课之前一定会先备课,课后会和家长反馈情况,对待学生,我也很真诚地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去教。
回报纷至沓来
事实上,我得到的远比我想像得要多。
在我做家教后不久,辅导员也给我联系了一份学校的勤工助学,钱不多,但很轻松(打扫我们的专业教室),对当时的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同学门都对我很好,每次评选助学金和奖学金,大家都会给我投票,并且毫无异议。关于家教,我一直没有断过。总之言之,我在学校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顺利。对了,在大三下学期,我得到了另一份奖学金,每年有5000元。毕业那年我算了算账,可以说,我交给学校的学费,学校基本都以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方式还给了我。
大学四年,我没有周末,也基本不和同学们出去玩,没有寒暑假(在打工),也就谈不上春节,每年的三十我都是在春运的班车上度过的。钱赚得格外不容易,我舍不得拿去消费掉。
那时候上完家教课后,我常常做最后一班公交车赶回学校。不论天气多么恶劣,我没有缺过学生的课,除非是学生有事。那时候的课时费并不高,一来一去加上上课常常要花上四个小时的时间,40-50元左右,每个月拿到家教费用的时候,我都会开心地给妈妈打个电话,告诉她我又赚钱了。不到300元,可是我快乐得就像拥有了整个世界,因为我真的可以!
记得有一次我下课出来,外面雪茫茫一片,天都黑了,雪在朦胧的月色下格外迷人。我跑着,跳着,笑着,心里开心极了,笑着笑着,就笑出了泪。
还好,我没有怨,也没有恨,我只是很幸运被老天爷看中,让我来经历一段成长。在学校的图书馆,我看了很多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周国平的《父亲》和《母亲》,我还记得那个站在角落里的小姑娘,抱着一本《父亲》哭得不能自己,恨有什么用,唯有爱才能让心灵宁静。
我常常觉得,是在天国的爸爸指引着我发现这一切,拥抱这一切,放下这一切。
大三升大四那年的暑假,我开始在机构兼职上班了。从那之后,我就不再发愁钱的事情了(当然是对当时的我而言)。
毕业前夕,我还清了助学贷款,然后毕业了。
后记
转瞬间,十年匆匆而过。往昔的回忆不再那么清楚,但回忆起这段往事,我仍然感受胸中有股热血涌起。
那是青春的热血!
如果要问我苦不苦,我真的不觉得。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小孩并不觉得端盘子叫苦,从小就没有怎么吃过零食也不会觉得不吃会怎么样。想反,能用自己的劳动换来别人的尊重,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和自豪的事情!
但我特别感激那些曾给予我温暖的人,给我第一份工作的老板娘,善良又搞怪的室友们,我的辅导员梁老师,我的班长和同学们,教我直面人生的领导。。。
我感激他们,也致力于成为他们,善良不失原则,刚劲不失温柔,直面人生,剽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