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第三天作业——情感心理类【主题】:怎样劝导才有效【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好好说话》P110
【R:阅读原文】那么,要怎样劝导才有效呢?关键在于,我们改变提问的方向,来引导对方从“为什么我不能”转变为“为什么我想要”。毕竟,还记得吗?谁都不喜欢被否定,而为自己所提出的理由辩护更是人类的天性。于是,随着理由与信念渐渐被强化,最后,劝导者只要问一声“那么,你打算怎么做呢”,就很有可能将改变从念头激励为行动。同时,这套提问方法,不只可以用于劝导别人,也能够用在自我激励上。因为许多时候,当我们在自我对话的过程中,如果不断问自己“为什么我做不到”那么我们就等于是在鼓励自己生产出大量“做不到”的理由。由此可知,自我检讨和自我激励其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我们对自我的缺点检讨得越多,其实也就等于在合理化它存在的理由。比如,许多得了拖延症的人,总是在检讨自己:我为什么做事情老是在拖?相信我,只要你孜孜不倦地问下去,这些拖延症人群到最后,一定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或个性中,找到不得不拖延的原因。所以,如果真想改变自己的坏毛病,就别问“我为什么做事情老是在拖”,而是要去问“为什么这件事我会不想拖延”。换一种问法,就能让自己的想法产生不同的路径。请根据上面的【R】写出你的: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 这段拆页告诉我们从“为什么我不能”转变为“为什么我想要”的提问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劝导他人,激励自己。
Why: 从小犯了错,父母总喜欢让我们写检讨书。回忆检讨书的内容,大多是我哪儿哪儿做的不对,为什么不对。越写越觉得在给自己找做错事的理由,实际上并没有达到父母不想让我们再犯错的目的。工作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因为一些事的发生,同事或朋友非常需要我们的开导,劝解,然而因为我们的劝导方法没对,没有起到作用,有时甚至还适得其反。学会多用“为什么我想要”的引导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How: 用“为什么我想要”,“如果要,应该怎么做”的思维方式做事。比如小孩期末成绩没考好很沮丧,我们可以引导他:“为什么想要考个好成绩呢?”“如果我们要取得好成绩,需要怎么做呢”。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朋友失恋了,伤心难过,一直沉浸在她男友为什么不爱她,为什么要和她分手,她到底哪儿做错了的想不通的状态里。我当时只会安抚她不要伤心了,倾听她的伤心,没有给到她更好的帮助。如果采用“”为什么我想要”的提问方式,就能更好的帮助朋友走出失恋的痛苦,经营好自己下一段的恋情。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上周我们团队举办了一期沙龙,到场人数非常少,导致现场氛围很差。沙龙结束后,我们都在检讨为什么人少,人气弱的原因。本周五我组织大家重新做一次复盘,用“为什么我想要”来提问:“我们为什么要举办沙龙?”,“要想成功举办,应该怎么做?”,“为什么非常在意到场人数?”,“想要人多,氛围好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