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没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又怎能指望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合理运用时间?
制订出合理的家庭作息表,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自由支配更多的时间。
如何制订家庭作息表呢?下面几点建议值得参考:
1.与孩子一起制作漫画版家庭作息表
每个家庭都应该依据自身情况制作作息表,不要千篇一律。作息表的内容应该包括孩子的基本活动(一日三餐)、体能活动、学习活动、休息时间和自由支配的时间。为了增加作息表的吸引力,父母可以在作息表上画上一些漫画,这样孩子一看漫画,不用看字就知道该做什么了。
2.与孩子一起制作表格版家庭作息表
3.从每天版到每周版家庭作息表
如果作息表每天都是一样的内容,就制订每天版;如果作息表每周都是类似的内容,但每天的活动略有不同,就制订每周版。例如,孩子一周之内要参加不同的兴趣班,有武术、围棋、珠心算等,因为每天都不一样,所以最好引导孩子制订每周版家庭作息表,安排周一做什么、周二做什么……周日做什么。
4.合理安排平行时间、交叉时间和共同时间
为一家人制订家庭作息表,要注意合理安排大人和孩子的平行时间、交叉时间和共同时间。
平行时间,指在某时间段内大人和孩子各自做事,相互不干扰;交叉时间,指在某时间段内大人和孩子在各自做事时,相互协助;共同时间,指在某时间段内大人和孩子共同做一件事,分工合作。
例如,周日下午的时间,父母和孩子一起打扫卫生,孩子扫地,妈妈拖地,爸爸擦桌子。这就属于共同时间,大家需要分工合作,所以在作息内容中要备注每个人具体做什么事情。
5.作息表安排要有紧有松
一份规范的作息表,应该既有紧张的时间安排,又有放松的时间安排,正所谓“张弛有道”。在引导孩子制订作息表时,要坚持适度的原则,紧张要有紧张的样子,放松也要有放松的限度。
例如,孩子早上上学的时间较为紧张,在这段时间里,父母要引导孩子迅速做完起床、穿衣、洗漱、吃早餐等事情。晚上孩子放学回到家如果没什么作业,父母可以安排一些放松的活动,比如散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