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国运动与求学》

1932年6月27日,即日本占领东三省大半年之后,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发表的一个演说,名叫赠与今天的大学毕业生,里面充满了对当时青年人殷切的关怀和鼓励,即使在八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有着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文中关于毕业生走向社会发生堕落的现象,先生总结了两点:

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即使在我们当前的社会里,现实情况往往是所用非所,而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做。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决心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懒,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

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和追求,如同收藏家马未都说的,社会是锅粥,过了坎还有沟,意思是社会关系错综复杂,更多时候如同一团乱麻,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熔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抱着改造社会的梦想而来,往往是弃甲曳兵而走,或者做了恶势力的俘虏。你在那俘虏牢狱里,回想那少年气壮时代的种种理想主义,好像都成了幼稚的迷梦,不止嘲笑那时的自己,还甘愿做个没梦的顺民。

当然,不止问出症结,还开了方子,一共就两句话: 要时时找些值得研究的问题,还要发展些职业外的兴趣爱好,抛弃功利心,听起来也简单,但是仔细思考确是微言大义,要身体力行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