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的高中女生娜丁,性格孤僻敏感不合群,小时候总是受到其他同学的欺负,直到克里斯塔的出现,两人很快便形影不离。克里斯塔就像是一束光,成为娜丁在童年不多的色彩之一。步入高中校园,两人的感情依旧,互相倾诉和聆听身为闺中密友的心事和欣喜。娜丁以为两人的关系会一直保持下去,然而有一天,她突然发现克里斯塔竟然和自己“讨厌”的哥哥在一起了。这对娜丁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两人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虽然电影中娜丁的家庭不是主要的表现方面,却无时无刻都影响着她对于爱情和友情的处理。娜丁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哥哥,英俊帅气阳光开朗,堪称全能,属于那种别人家的孩子的典范。如果这种人是自己,那么当然很好,可他恰恰是家人的话,恐怕就不那么美妙了。对于娜丁来说,哥哥就好像一个巨大的光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而自己就是那灯下的黑影,无人问津。对于哥哥的优秀,妈妈总是赞不绝口,挂在嘴边的就是放心。可是对于娜丁,妈妈就很头疼,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女儿还是那样的任性,觉得自己不爱她。妈妈和娜丁都很委屈,却还是一头扎进这个死胡同里。现在我们拆开来看,对于娜丁,哥哥的优秀和通情达理愈加显得自己差劲和不合时宜,所以自然而然觉得家人会更喜欢哥哥,自己怎么办呢,只能通过叛逆和与母亲作对的来增加存在感。当唯一理解关心她的父亲去世之后,情况愈演愈烈,当母亲投注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她身上时,娜丁却不自知,觉得妈妈太过束缚自己,于是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家人的爱成了一场竞速比赛,娜丁在前面跑,妈妈在后面追,不知不觉间,家在娜丁眼里成了枷锁。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家庭,不是没有关心和给予,只是都被错误的解读。电影中最无奈的是哥哥,“懂事的孩子最心疼”,自己成了妹妹讨厌的人,母亲的电话永远是为了处理妹妹的烂摊子,自己,反而成了最没有存在感的人。电影中没有十分尖锐地家庭矛盾,娜丁也并非叛逆的无法无天,十七岁女孩的敏感和自卑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得到释放。这里的青春很普通,像很多人,但是,17岁的你们看透了吗?最后的最后,经过一系列的事件,错位的家人关怀得到纠正和理解,娜丁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成长。青春的意义,不就在于,理解之后的远行吗?
作者:陈思厂琦
來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