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少林之行”的尴尬,今儿说说游览中的折腾事儿。
看网上的攻略说从三皇寨下车,走到山门口上车回家,可我下车的地方就是山门,最后还得回到山门。
所以,从开始就注定,我这次游览就只能舍弃一部分。
不只是起点问题,我还忽略了我的慢和我的菜。走不动才是我最大的特点。
习惯了到景区先去游客中心拿地图。上面写了建议游览的路线,和武术表演时间,可实际上,只有4场,上下午各两场。
我到景区的时间不早不晚,但直接等第一场表演又太久了,所以我打算先去少林寺逛完回来看第二场。
有人说少林寺有很多传奇的故事,可以请个导游讲解,可我一个人,最终还是没请。
朝着少林寺走的时候,身边不远不近的地方总有带团的导游给别人讲解,我也偶尔蹭一耳朵,他们在说这座山的故事。
到了少林寺门口,他们开始讲这座寺庙的故事。我没再听,检票走了进去。
少林寺是一个七进的院子,每个地方可能都拥有经典的故事。每个导游在讲解,听也听不清,看也看不到。那时候我有点后悔,为啥没找个导游。
当我进到二进院子时,这里人更多。我突然想到进来的时候看到有人在做直播,有人在录短视频,我在几个平台都找了一下,还真找到了个免费还详细的电子导游。
我又重新跟着电子导游从一进院子重头走了一遍。这就为我埋下了伏笔。
当我出寺门的时候,已经过了第二场。就剩两场了,可我的行程还有好几处,我当即决定看最后一场。
这之后,我就开启了暴走模式。
有一条岔路的景点,显示1800米,我没去。我一直往最高处走。坐两千八百多米长的缆车,去看后山的风景。
我看着表走后山峭壁悬空栈道,越走越慢,但我根本没有走出去多远,就得原路折返。我严重怀疑这个标识上的距离只是直线距离而已,根本就不是我走过的距离。
下缆车我计算着时间,冲向演武馆,终于在还剩2分钟的时候进入到了观众席。
整整一天,我在少林寺折腾了将近3万步。不负众望,脚上长了水泡。然而,这3万多步基本上有1/3都是在重复。
算了,这能赖谁呢。